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1.12.07
编号:96309
中美共同对付甲烷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2月7日 生命时报 2021.12.07
     回收简单 成本较低 有效控温

    中美共同对付甲烷

    受访专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教授 张 博

    本报记者 牛雨蕾

    11月11日,中美联合发布了《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承诺将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危机。其中第八条强调,两国特别认识到甲烷排放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显著影响,认为控制和减少甲烷排放是必要事项。两国就甲烷测量、减排等具体事宜达成了意向。这是我国首次承诺解决甲烷排放问题,计划在近期制定一份全面、有力度的甲烷国家行动计划,争取在21世纪20年代取得显著效果。

    减缓气候变化,控甲烷有效又经济

    已知温室气体很多,中美双方为何单独将甲烷列为“必要事项”?长期从事能源战略与政策研究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教授张博介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明确指出,在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中,甲烷贡献约25%,仅次于二氧化碳,是第二大温室气体。甲烷还是一种“超级温室气体”,能够快速产生增温效应。数据显示,甲烷20年水平的全球增温潜势是二氧化碳的84~87倍,100年水平则是二氧化碳的28~36倍。短期内,甲烷比二氧化碳在大气中更加活跃,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十分显著。
, http://www.100md.com
    由于甲烷在大气中的寿命较短,仅12年左右,且甲烷分解后会形成二氧化碳。因此,直接处理甲烷成效会更明显。并且,直接回收甲烷的操作也比较简单、消耗的成本较低,且回收后的甲烷也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减排二氧化碳的方式却比较复杂、花费也比较高,回收之后的二氧化碳的利用价值也较低。因此,减排甲烷会比二氧化碳更容易在短时内取得较明显的效果,也更可行、更有利。研究表明,到2050年,甲烷排放若能减少50%,对全球温升的控制可接近0.2℃,若采取全部已知的甲烷减排方案,到本世纪末可以避免0.5℃的升温。

    减少甲烷排放还能产生重要的经济效益。甲烷是优质气体燃料,回收后可作为清洁能源;它也是制造合成气和许多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回收后也可以用于这些化工产品的生产。甲烷还是对流层臭氧的前体物,减少其大气含量还可以减轻臭氧污染及其带来的健康隐患。为此,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通过甲烷减排来减缓气候变化是一种有效且兼具多种协同效益的方式。

    人类活动是最重要来源
, 百拇医药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甲烷排放距离我们生活很遥远。张博解释说:“但实际上我们很多人生活中使用的燃气、农村农作物发酵后产生的沼气、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瓦斯等等其主要成分其实都是甲烷。”大气中的甲烷来源众多,可简单分为自然源甲烷排放和人类活动引起的甲烷排放。人为源的甲烷气体排放一直以来都是关注的重点,约占总排放的60%。

    在全球范围内,甲烷排放的最大来源是农业,约占排放量的1/4,其次是能源活动。在我国,依据2018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2014年人为源甲烷排放量中,能源活动、农业活动占比均超40%。其中,前三大来源分别是:固体燃料开采过程中的逃逸排放(主要是煤炭开采,共计2101.5万吨,约占38%)、动物肠道发酵排放(约为17.8%)和水稻种植(约为16.1%)。其他还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系统泄漏、燃料燃烧、农业废弃物田间焚烧、废弃物处理、金属冶炼等。

    “欧盟的甲烷排放主要来自于农业活动,废弃物处理占26%,化石能源活动占19%;而美国仅油气甲烷排放就占比30%”。张博继续说:“但是在我国,煤炭开采是一个重要的排放源,排放结构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异,而且环境与气候协同治理问题突出。”因此,中国的甲烷管控需要不同的思路。
, http://www.100md.com
    控制需从三方面入手

    “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控制甲烷排放的关键期。无论从我国甲烷排放总量、甲烷在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格局中的重要地位、甲烷减排的独特性以及各行业甲烷减排机会来看,全面减排甲烷已经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张博认为,减少甲烷排放,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政府应加快完善顶层设计,如将甲烷减排列入各级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方案,强化考核与监管;强化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将甲烷减排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和自愿减排交易体系;积极推进对甲烷排放现状与减排能力的评估,建立覆盖各领域的监测和统计体系;强化科技支撑,推动自主检测分析技术装备等与甲烷减排相关的新兴技术、装备与产业的发展。

    能源、农业和废物管理部门等重点行业也应积极行动。能源行业中,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瓦斯气体是甲烷排放的重要来源,应着力降低甲烷逃逸排放,同时尽可能进行回收利用,实现安全、气候、经济效益的多重收获。在农业领域,应主动加强动物粪便管理,加强农户用沼气的建设和维护,大力推广水稻旱种技术等能减少农业源甲烷排放的措施、技术。目前,废物管理行业在垃圾填埋气回收、污水处理甲烷减排与回收利用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应持续发展。

    甲烷减排每个人都可以做出努力。张博建议,应提高公众关注度,动员全社会参与,包括个人践行健康饮食方式,不过食肉类、减少食物浪费,就能减少甲烷排放。研究显示,同等能量的肉类食品碳足迹普遍高于素食,反刍类动物的肉产品供应(如牛肉、羊肉等),碳足迹更是在素食产品10倍以上。合理消费可以延长每件物品使用寿命,节约能源、资源;做好垃圾分类、节约用电等,也都有助于甲烷减排。▲,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