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1803
跟自己来一场“断舍离”
http://www.100md.com 2021年4月27日 生命时报 2021.04.27
     跟自己来一场“断舍离”

    江苏省南通市读者 瞿光唐

    某日看望老友,见他家狭窄杂乱的客厅,一下子变得宽敞亮堂了许多。问其故,老友笑盈盈地说:“这可是我学习断舍离的成果。”

    新型生活观念“断舍离”正悄悄改变现代人生活。这一概念原意为鼓励“放下心中执着”,有人将此融入日常生活:舍弃家里不需要的东西,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这是信息社会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回归,现代人对生活本质的回归。

    其实,断舍离折射的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存智慧。人生像一辆车,轻车简行,不超载、不超速,就能顺利抵达幸福车站。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学会做减法,学会舍得与放弃,方能获得轻盈与灵动的人生。

    断舍离这三个字,颇具禅味。有本书这样定义“杂物”——对于“当下”的“我”是不需要、不适用的物品;关注的是“当下”而非“以前”或者“以后”,主语是“我”而不是“物品”,再有价值的物品对我来说不适用的都是杂物。不需要、不合适、没品质的物品其实更会让人产生不舒适感,同时迷惑对自己的认识。这就是为何有人遇到烦恼时,喜欢整理家居的缘由,当东西收拾一遍之后,人就感觉神清气爽。而且,收拾的时候,会意外发现好多自己一直忽略的东西。

    断舍离源自瑜伽和佛学的哲学观念,与其他心灵鸡汤不同之处,它告诉人们:人生整理不在于贴标签式的整理本身,而是静下心来检视自己的房间和人生,到底哪些是多余之物,鉴别出来就要毫不犹豫地丢掉,由此发现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以及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断舍离并不仅仅是收纳整理,然后获得整齐有序的生活,进而重整信心开创美好生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是让人生变得更加舒适的行为艺术。

    “断舍离”是一种尊重,不是简单的舍弃与选择,而是将物归于其适当的地方,物尽其用。它所营造出是一种视觉感观的舒适,更是内心具有弹性的需要,也为内在的美与自在腾出了必要的空间。

    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重要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得精彩。林肯说过,真正重要的不是生命中的岁月,而是岁月中的生命。有限时间与无限欲望和可能之间横亘着巨大鸿沟,沟壑难填。我们每个人,几乎都需要跟自己来一场“断舍离”。断舍离,其实是一个心智历练的过程,是一种做减法的修行。▲,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