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12.18
编号:87248
心梗警戒线,男45女55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2月18日 生命时报 2020.12.18
     心梗警戒线,男45女55

    因吸烟、应酬、三高、压力大等危险因素更高,男性发病高于女性3倍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 任凤学

    匆忙的都市里,年轻人上班时拼命工作,有时一坐就是一天,下了班又三五成群地大快朵颐,以舒缓一天的压力。慢慢的,高血脂便像幽灵一样缠上了他们。年纪轻轻就血脂异常,对将来的健康影响有多大?《循环》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给出警示。

    从中国急性心梗注册研究中,研究人员筛选出未接受过降脂治疗的初发急性心梗患者26298例,其中男性19967例,女性6331例,均为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通过分析发现,初发急性心梗患者的血脂谱,随年龄增长和性别不同而变化明显;女性患者的“坏”胆固醇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呈下降趋势;年轻男性(<45岁)患者中,“坏”胆固醇升高、“好”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升高的比例均高于年长男性(≥45岁),他们因高血脂罹患心梗的风险更大。挪威科技大学的一项研究也得出相同结论:高血脂的危害程度“男女有别”,如果中青年男性出现血脂异常,患心脏病的几率比同样情况的女性高3倍。因此,中青年男性更应重视防治血脂异常。

    高血脂之所以容易盯上年轻男性,是因为他们具备更多危险因素,比如吸烟、高血压、“好”胆固醇水平低、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等。由于性别生理和社会角色差别,在上述因素的基础上,男性比女性的危险性更大。比如,血管上皮细胞功能会随年龄增长而退化,但男性和女性的警戒线分别是45岁和55岁。绝经期前,由于激素的保护作用,女性患糖尿病者要明显少于男性;在社会角色上,年轻男性承载着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社会活动和应酬相对较多,吸烟、饮酒、饮食过于油腻都会导致肥胖几率较高。以高血脂第一诱因吸烟为例,中国有3亿~3.5亿吸烟人群,其中大半是男性。高血脂的另一个致病因素高血压也同样是男多女少。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指出,在血脂水平相似的中青年人群中,年轻时就血脂高的人,身体会经历一系列变化,比如血液黏稠度增加;“坏”胆固醇与乳糜微粒在血液中游离,使“坏”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内皮上,久了就会造成血管硬化,进而令血管腔内变窄;冠状动脉腔血流变小,会使心肌缺血、心绞痛、心梗、脑卒中等风险升高。

    所以,年轻男性必须及早引起重视,改善生活方式是第一要务。一定要戒烟,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如果父母中有早发病者,体检时要格外关注胆固醇水平,或有针对性地去医院进行血脂检测。若医生建议服用降脂药物,不要抗拒,更不能擅自吃吃停停。严格控制脂肪摄入量,不吃肉眼可见的肥肉或动物油脂、奶油;尽量不吃或少吃甜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如多吃粗粮、杂粮、蔬菜,可帮助减少脂肪的吸收。下班后、周末适当运动,把锻炼身体变成一种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如果近期出现胸痛,且活动时发生、休息时缓解,要考虑心绞痛;若胸痛持续不缓解,并伴有大汗、面色苍白,要考虑可能是心梗,应立即就医。▲, 百拇医药(张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