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7.21
编号:89026
什么人要做血管造影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21日 生命时报 2020.07.21
     什么人要做血管造影

    北京读者李先生问:前几天去医院,医生说我需要做血管造影,但听说是有创检查,我很担心会不会有危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主任医师贺晓楠解答:血管造影一般指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安全性一般很有保障,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想了解冠状动脉造影的安全性,就需要知道它的操作过程:患者平卧于导管室血管造影机检查床上,铺消毒巾后,医生进行局部麻醉,通过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入上肢桡动脉或下肢股动脉,沿降主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可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决定治疗方案。

    一般,医生会建议以下几类人做该检查:1.不明原因胸痛,临床怀疑中高危冠心病;2.不明原因心律失常,如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或新发传导阻滞;3.突发不明原因的心衰,主要见于扩张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两者鉴别往往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4.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5.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等重大手术前,年龄>50岁,易合并冠状动脉畸形或动脉粥样硬化,可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干预;6.无症状但怀疑有冠心病的人。

    冠状动脉造影能检查出很多冠脉问题,比如评价冠脉血管走行、数量和畸形;评价冠脉有无病变、严重程度和病变范围;评价冠脉功能性改变,包括有无痉挛和侧支循环;兼顾评价左心功能。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和范围进行介入治疗,还可评价冠脉搭桥术和介入治疗后的效果。

    该检查是确诊冠心病最常用的方法,整体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术后致命风险及并发症较少,患者不必太担心。但也可能出现以下问题:1.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2.造影剂过敏、造影剂肾脏损害;3.心律失常;4.腹膜后出血;5.血管迷走反应;6.冠状动脉穿孔和心包填塞。建议做完造影后,注意监测血压、心率以及心电图变化;如果是桡动脉穿刺径路,在拔除鞘管后,要对穿刺点局部压迫4~6小时再拆除加压绷带;股动脉入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就能拔管,常规压迫穿刺点20分钟后,若穿刺点无活动性出血,可进行制动并加压包扎,18~24小时后可拆除绷带开始轻度活动;若使用封堵器,患者可在平卧制动6小时后开始床上活动;注意穿刺点有无渗血、红肿,穿刺的肢体动脉搏动情况、肤色、张力、温度等有无异常。▲,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