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5.05
编号:83573
运动是最好的护血管药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5日 生命时报 2020.05.05
     《欧洲心脏杂志》连发五项研究提示

    运动是最好的护血管药

    廉 政 编译

    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久坐、懒得动都可能加重病情,适当运动可对血管起到按摩作用。近日,《欧洲心脏杂志》刊发了5项研究,证明运动对心脑血管有诸多益处。

    房颤患者多运动,死亡风险降一半。挪威科技大学研究人员对1117名房颤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其中女性347人,男性770人。研究发现,运动量达标的患者比不运动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45%,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了46%。研究人员还发现,经常运动的人心血管病发病风险降低22%,脑卒中风险降低30%。

    常运动,心律失常风险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研究人员对280余万人进行为期7年的跟踪调查,其中52.5%为女性,年龄为40~69岁。结果发现,经常运动的人发生房颤的风险较低,女性房颤风险明显低于男性。此外,常运动的人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也显著降低。

    老人规律运动,心血管病风险低。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研究人员为了探究老年人的运动量与心血管病之间的关系,调查了110余万名60岁及以上无心血管病史的人。结果发现,与经常不运动的老人相比,每周持续进行中高强度运动1~2次、3~4次、大于5次的老人,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分别下降了7%、5%、4%。值得注意的是,曾经经常锻炼的老人变得不爱锻炼后,患心血管病的概率也会显著增加。

    孩子常锻炼,少患缺血性心脏病。成年人心肺功能差、肌肉量少、肥胖,是引发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实,这些问题早在青年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为探究原因,瑞典林雪平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07余万名16~19岁的青少年,进行了平均28.4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心肺功能最好的孩子比最差者,患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低89%。研究人员还发现,肥胖会导致患心血管病的概率显著升高,但肌肉量的多少对心血管病没有太大影响,所以预防措施可从锻炼心肺功能和控制体重两方面着手。

    多运动,血管老得慢。瑞典斯德哥尔摩索尔纳大学研究人员对84名平均年龄为59.4岁的久坐者,进行了为期12周的研究。结果发现,高强度间歇性训练(短时间内进行全力、快速、爆发式锻炼的一种训练技术)有助改善微血管功能障碍,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此外,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可降低体重指数、脂肪含量、“坏”胆固醇、增加肌肉量,以及最大摄氧量。但要注意,这类训练强度大,对心脏负担较重,并不适合所有人,心脑血管病患者应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