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12.10
编号:84887
一辈子的朋友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0日 生命时报 2019.12.10
     一辈子的朋友

    郭应禄

    从医到现在,60多个年头了,我接诊过无数患者。他们来自不同省市,有着不同的职业、家境、性格秉性,但一样的是,他们都对尽心施治的我们心怀感激。

    文化大革命早期,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被爸妈带着来到我的诊室。他们来自河北邯郸,女孩得的是尿毒症,由于一侧肾结核侵犯了膀胱,导致对侧肾内大量积水。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我们先做了对侧肾引流术,再做了肾切除,又切掉了她已经挛缩得很小的膀胱,最后在肚子上用肠管造了一个瘘,让她可以排尿。手术后,小女孩渐渐恢复,便出院回家了。

    当时的我没想到,多年后,在她的家乡,我们居然再次见了面。1976年,在“开门办学”时,我带着一些学生下乡到了邯郸。她家人不知怎么听说了这个消息,就跑来见我,说是为了感谢,还邀请我到她家做客。我在邯郸一共待了1个多月,她和家人坚持每个周末都过来,送些东西,聊聊家常。曾经单纯的医患关系,渐渐变得像朋友一样。直到后来女孩长大,跟一个从天津来的插队小伙结了婚,我们都一直保持着通信。

    保持联系更久的还有一个患者,叫徐有禄。1978年,24岁的徐有禄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由于病情危急,我们建议他做肾移植。

    那时候,医疗条件比较差,肾移植刚刚进入起步阶段,经验少,很多情况都要摸索着来。好在我1974年曾去加拿大考察学习过肾移植和血液透析,回国后又请对方过来办了培训班,技术有了不少提高。

    手术很成功,但因为徐有禄贫血严重,不得不反复输血,以致引起了反复的排异反应。幸运的是,我们一次次闯过了这些“生死关”,徐有禄迎来了自己的新生。移植一年后,徐有禄结婚了,第二年又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儿子,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手术32年后的2010年,徐有禄手捧鲜花,出现在了我80岁寿辰的生日宴上,他说感谢我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医生和病人本就是亲密的合作关系,双方的愿望一致,就是把病治好。但很多时候,医患因为缺少了互动,于是导致了彼此的不理解和不信任。把这些互动捡起来,医生主动接触和了解患者,把患者记在脑中、放在心里,像亲人一样关怀他们,我相信,总能获得对等的回报。(连载2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