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5.05.08
编号:15145
6招避免情绪化饮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8日 生命时报 2015.05.08
     目前,糖尿病发病不断年轻化,不少糖友是工作在第一线的青壮年。他们难免要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烦躁暴怒的情绪也时常发作,往往会引发“情绪化饮食行为”,完全忘了要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热量的摄入。如果这种行为经常发生,就会导致胆固醇摄入过多、体重增加、血糖控制不良。近日,美国“健康监测”网站总结了防止情绪化饮食的6个窍门。

    1.分清生理和心理饥饿。在暴饮暴食前,问问自己到底是身体饿了还是心理饿了。生理饥饿感是逐步形成的,往往有胃痛或“咕咕”作响、胃中空虚、头痛、疲劳、体力不支等表现;而心理饥饿感是突然来临的。

    2.把心思从吃上暂时移开。想吃东西时,尝试让注意力分散10分钟。不妨列一份既能让双手保持忙碌,自己又感兴趣的活动清单,贴在冰箱门上。研究发现,织毛衣、十字绣等编织活动能让人把注意力从吃上转移走。此外还包括读书、绘画、下棋、健身、化妆或修指甲、散步或骑自行车以及在厨房之外的房间给亲友打电话等。

    3.经常小口喝水。口渴有时会跟饥饿感相混淆,因此,暴饮暴食前要排除是否脱水。可以在身边放杯水,不时喝上几小口,就能产生饱腹感。喝红茶也有帮助。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喝红茶能降低皮质醇(引发压力感的激素)水平,进而降低对食物的渴求。

    4.准备点低糖食物。即食燕麦粥、速溶番茄汤、全麦饼干、烤红薯等食物的能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较低,却能提供与面包、饼干相似的心理满足感,能满足对情绪化饮食的迫切需要。

    5.想想不健康的食品成分。饼干含有色素和香精,腌制类的火腿肠含有亚硝酸盐,烤肉含有致癌物……想到这些成分,你还有食欲吗?新鲜的低糖果蔬才是最好的零食。

    6.让心情平静下来。对付情绪化饮食最好的办法还是安定心神,不妨试试放松训练、写日记、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法。如果这些方法效果不佳,就要警惕是否存在抑郁、焦虑等问题,需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百拇医药(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