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3.09.10
编号:1713
把贫民小区改成健康社区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0日 生命时报 2013.09.10
     繁华处见贫穷,就算是在伦敦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也不例外。和切尔西、肯辛顿这样的传统富裕社区相比,数十个位于伦敦东部的社区就破旧得多,一些居民的身心健康也缺乏保障。为打破这种失衡状态,英国这些年在挨个对贫民小区进行改造,有些还被改造成了英国的健康小区样板。

    从伦敦市区白金汉宫、大本钟等地标性建筑坐地铁,只需15分钟就能抵达伦敦东部小镇堡贝门利。虽然距离首都中心地带不远,但这里的社区健康却曾是个大问题。祖父辈就在当地扎根生活的60岁老人托尼对记者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仍然有种生活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感觉,虽然能够吃饱穿暖,但看病难,买药难,各种因为外来人口涌入及地区环境卫生状况恶劣所引发的传染病,动辄都会让沿街的不少人病得出不了门。

    1984年对于托尼和他的社区邻居们来说,是为之兴奋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英国决定在这里设立一个新型健康社区。按照当局的想法,受二战后残破经济状况影响的这个小镇被注入了很多创新思路来改造,而不仅是简单地推倒重建。

    托尼介绍,如今这里的公园,不仅绿地被修葺一新,还安装了很多有氧运动器械,此外,当地社区中心每周为居民提供100多项活动,范围涵盖了健康、企业、学习、环境和艺术。托尼说,他报名参加的有业余歌剧班、击剑课还有急救护理学习班。

    在堡贝门利镇政策执行者看来,这里更需要被建成一个置身经济主流之中的健康和学习型的社区。于是,2003年9月,这里的中心管理团队萌发了一个新想法,就是将部分活动转化成社会企业,从而创造出经济利益来资助活动。为解决这个问题,小区管理团队还请来英国巴克莱银行的银行家给改造方案提供建议,并担任社区中心社会企业中心的主任。

    通过分析研究,五个小型社会企业正式成立,把这里构建起一个社会企业中心。这里的“绿色之梦”小型企业曾因为风景设计建造服务获奖。小区还积极地和当地退休老人联系,将他们根据丰富的工作经验背景划分成咨询小组,为当地企业和小业主们提供商业建议,这些顾问团在当地已经创出了名气。

    目前,这个社会企业中心聘用了30多名员工,年营业额超过100万英镑。这些收益都被重新投入到社区兴建的活动中。堡贝门利镇政府认为,这样的社会企业意味着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对该中心而言,社会效益主要就是创造地区财富、就业机会,并为不曾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居民提供培训。培训课程包括了园艺、设计和木工技术等。▲, 百拇医药( 纪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