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衰竭 > 急性呼吸衰竭
编号:13540380
综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15
     【摘 要】 目的:分析綜合治疗方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9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平均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以后,评价两组患者的心肺状况,综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所有患者治疗以后的血气状况进行比较,综合治疗组也比常规治疗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心肺和血气状况的恢复。

    【关键词】

    综合治疗;老年慢阻肺;急性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病症,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气流受限,属于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综合征。这种病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对于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患者存在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情况,这种病情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不利于患者的健康生活。本文分析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同时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择90例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5例。研究常规治疗组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3∶22,平均年龄(72.5±8.5)岁;综合治疗组当中,男女比例为22∶23,平均年龄(73.4±8.1)岁。经过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检验,本研究两组患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于本文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常规治疗主要为患者进行解痉和平喘,做好抗感染等相关工作,并且为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药物加以干预,为患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为患者积极的预防肺动脉高压状况,做好相关的治疗[1-2]。常规治疗组的患者同时选择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通气模式则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结合患者的全身具体病情对各项参数进行合理设置。当患者病情得到改善以后,逐渐减少使用的时间,对压力进行下调,直到无创通气后停止。对综合治疗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选择采用综合治疗,为患者采用有创和无创序贯统计疗法,气管插管,12h以内选择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吸痰,同时采用超声联合吸入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等相关药物。

    1.3 观察指标

    评价本文所有研究对象经过不同治疗以后的心肺状况,并对患者的血气状况进行比较。心肺状况主要观察患者的FEV1% Pred、FEV1/FVC等指标,血气状况主要对患者的PaO2、pH、PaCO2、SO2等指标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IBM SPS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本文两组数据当中的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两组数据的差异性检验采用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以后患者的心肺状况,本研究综合治疗组患者FEV1%Pred、FEV1/FVC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本研究的综合治疗组分别为(35.2±16.5)%和(40.5±14.3)%,而常规治疗组分别为(51.7±20.6)%和(55.4±14.3)%,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综合治疗组为(18.2±3.4)d,常规治疗组为(33.6±6.3)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干预以后的血气状况,本研究的综合治疗组明显比常规治疗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状况比较见表1所示。

    3 讨论

    临床对于呼吸衰竭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方案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这种治疗方案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为在对患者治疗的时候如果无法保证有效的通气量,那么痰栓等相关问题就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而高吸氧浓度也无法得以保证,所以无法彻底的替代自主呼吸。

    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导致患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发病症状,患者发病的过程中,一般都存在有低氧血症和循环功能衰竭障碍,而且很多患者合并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这容易使患者存在不良状况,临床的病死率相对较高[3-4]。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一般都存在呼吸肌疲劳,再加之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会导致痰液不能正常咳出,这样就会使患者的肺部形成痰栓,容易导致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出现,通畅的引流可以有效地对肺部感染进行控制,所以为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选择雾化吸入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局部抗炎作用[5]。治疗过程中沙丁胺醇可以对支气管平滑肌进行缓解;异丙托溴铵是临床常见的抗胆碱药物,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可以使粘液分泌得到相关的减少,这样就能起到理想的平喘作用。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氨联合布地奈德使用可明显地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使得治疗的作用大大提升,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节约治疗成本的作用。通过对本文结果的分析也得出综合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的心肺状况和血气状况具有较好的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在治疗时对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心肺和血气状况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谢建英.护理干预在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戒烟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01):52-53.

    [2] 王聪颖.不同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戒烟干预后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变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01):50-52.

    [3] 王聪颖.戒烟干预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4,35(07):1053-1055.

    [4] 冉丕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与社区综合防治[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01):4-5.

    [5] 赵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烟和戒烟状况初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6,37(05):579-582., http://www.100md.com(杨峰)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衰竭 > 急性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