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肿瘤
编号:13574148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分析应用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18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78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PICC个性化护理方式和单纯的常规护理方式,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而言,结合患者自身实际病情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措施效果较好,可以使患者的满意度和生存有效率得到提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PICC;个性化护理;应用效果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现阶段化疗和血液透析中不可或缺的静脉输液途径。肿瘤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各类静脉输液,因此对肿瘤患者实施PICC,能够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巨大痛苦,以此减少静脉炎发生事件[1]。PICC置管后长期停留容易造成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到患者的有关治疗,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身体各项机能都在不断退化,系统免疫功能有所下降,因此出现导管感染现象普遍[2]。在置管后给予患者一定的護理管理策略,一定程度上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和置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次以本院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具体研究,分析PICC个性化护理的具体效果,研究过程与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78例恶性肿瘤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共39例,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为(45.4±2.2)岁。对照组患者例数为39例,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为(45.7±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各项身体指标进行常规检查,同时给予相关知识宣教。

    观察组患者依据患者自身情况开展专门的护理措施,具体包括:1)护理计划制定。主管护士总结在PICC置管后肿瘤患者经常出现的并发症,并分析出原因,主要表现如下:①导管脱落或堵塞。这种现象的发生与患者的活动方式、贴敷选择方式密切相关、导管固定的方法不稳妥或者是冲管和封管形式不对。②PICC相关感染。这种现象的发生与各种敷料更换不及时有关系,与清洁环境有关系,同时和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有关。③皮肤置管后出现问题,和各种敷料、换料不及时操作有关。护理人员对此做出护理管理策略,首先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采取院内培训和院外进修学习相结合的方法给予护理人员以置管后培训。2)具体护理阶段。①饮食干预,对患者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限酒、戒烟等进行优化,应当定期开展身体指标测试,帮助患者正确摆放体位,对于不良的卧床姿势应当进行纠正,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之后需要让锻炼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状态。②患者需要接受相应的康复锻炼,比如患者需要接受定期的理疗以及肌肉按摩等,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肌肉发生萎缩现象。③患者也需要相互交流,护理人员也需要与患者进行及时沟通,开展相应的心理干预。

    1.3 评判指标

    本次关于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效果应用的评价标准为治疗满意度评价以及并发症的发病率等。其中满意度问卷为本院自行设计问卷,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大于90分;满意80分至90分;不满意60分至80分,非常不满意低于60分,满意率为非常满意与满意患者人数占本组人数的结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含感染、静脉血栓、导管移位等问题。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19.0,对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满意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9%)。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08%)。如表2所示。

    3 讨论

    表1 护理满意率[n(%)]

    表2 并发症发生率[n(%)]

    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周期长,是反复多次的过程,为了预防药物对患者输注血管周围组织和神经造成的强烈刺激与伤害,就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针对的个性化护理[3]。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能够避免出现多种并发症,比如导管移位和导管阻塞等,并且在化疗期间对患者的心理情绪充分关注,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策[4]。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包括对患者的导管护理、切口护理、病情观察等多个方面,以全面细致的呵护护理模式降低了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帮助患者在化疗中取得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面对对抗疾病的依从性,进一步配合医师治疗流程。导管护理是防止在留置期间发生阻塞、以为及血栓等不良反应,同时为安全治疗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5]。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78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栓、导管堵塞、导管移位、穿刺点红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对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而言,结合患者自身实际病情开展个性化护理措施效果较好,可以使患者的满意度和生存有效率得到提高,具备临床推广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庆敏.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7,04(21):302-303.

    [2] 胡兰.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卫生,2013,03(10):101.

    [3] 刘阳,陈光磊.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44(10):947-949.

    [4] 娜日娜.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02(29):132,136.

    [5] 孙娅萍.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8):233-234., 百拇医药(赵燕莉 闫国玉)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