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肿瘤
编号:13607379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20
     [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收治的56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B超检查,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对B超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56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B超检查中,其检出率为9 4.6%(53/56),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另外3例出现误诊,其误诊为慢性胆囊样并泥沙样结石1例、胆囊腺肌增生症1例、胆囊腺瘤1例。56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中,影像学显示:实块型6例、隆起型ll例、厚壁型12例、混合型27例。结论: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中采用B超诊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能够将患者的病理特征清晰的反映出来,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B超;病理学检查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肿瘤,是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明显的侵袭能力与恶化程度,该病无特异性体征变化情况。通常情况下,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疾病晚期阶段,其存活率较低。该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在临床诊断中对早期诊断检查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中采用B超检查,可以取得较好的检查效果。本次研究中,对本院收治的56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收治的56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入院治疗。其中男性23例,女性33例,年龄46~74岁,平均为(58.4±3.6)岁;病程1~6年,平均为(3.2±0.3)年。有27例患者具有胆结石、胆囊炎病史。所有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呕吐、腹痛、腹胀等。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给予B超检查,在彩色超声诊断仪中开展检查工作。在检查之前需要告知患者8h内禁食,取患者的平卧位、左侧卧位,或者在饮水情况下取坐位。在扫描的时候采用短轴、长轴等方式扫描,并对患者右肋緣下、右肋间斜切扫描检查,并对胆囊内异常回声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还需要注意对胆囊囊壁、形态与大小等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之后需要对其他异常情况进行观察,例如胆道、肝脏、胰腺、肝门等,并对淋巴结肿大问题进行观察。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B超诊断准确率分析

    56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B超检查中,其检出率为94.6%(53/56),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另外3例出现误诊,其误诊为慢性胆囊样并泥沙样结石1例、胆囊腺肌增生症1例、胆囊腺瘤1例。见表1所示。

    2.2B超影像学特征分析

    56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中,影像学显示:实块型6例,B超显示有不均匀回声,胆囊轮廓模糊,实质性肿块不均匀。隆起型11例,B超检查中有单发乳头状肿瘤,回声中等,基底有凹凸表现。厚壁型12例,B超检查中发现有弥漫性增厚情况,在颈部、体部等增厚情况比较明显,回声有中断情况。混合型27例,B超检查中壁厚增加比较明显。

    3讨论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高发年龄在50岁以上,其中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腺癌最为常见。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主要在早期没有特殊症状与体征,并通常有结石的掩盖,一旦患者出现黄疸、腹痛、腹部肿块等明显症状的时候,通常已经属于中晚期,其根治性切除率较低,且手术治疗后的生存期比较短。并且,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对放化疗不敏感,因此,需要尽早发现,并尽早采取手术治疗,以便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在超声检查中,较多的影像学特征能够成为诊断该病的依据。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超声检查中,其影像学表现为5种类型:1)小结节型:其病灶较少,从囊壁突向腔内,基底宽,其表面不够平整;2)隆起型:基底比较宽,且边缘不够整齐,肿块隆起;3)厚壁型:胆囊壁增厚情况不均匀,并呈现弥漫型或局限型;4)混合型:胆囊壁增厚,并出现乳头状突入囊腔内;5)实块型,胆囊正常腋性囊腔小时,出现实性团块状回声。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根据医用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分类,在比较典型的情况下,采用B超诊断比较容易,但是,仍然会存在不典型病例,在诊断过程中会出现一定困难,因此,需要在诊断的时候注意遗漏主病的可能性。针对年龄较大的患者,右上腹部放射性疼痛比较明显的情况,在B超检查中,可以发现胆壁增厚比较明显,且内壁不够光滑,在囊腔内会突出生长实性回声光团,因此,需要尽早开展手术治疗。如果在胆囊窝、肝门区部位出现实质光团反射,并且反复查找没有发现正常胆囊的患者,其容易出现实块型胆囊恶性肿瘤。如果患者胆囊内部出现不规则强回声团情况,需要多体位或者治疗后复查等方式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并对炎性沉积物与泥沙样结石进行正确诊断。在超声检查中,需要及时发现早期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以便对周围组织与肿瘤关系进行明确,从而对肿瘤转移情况进行准确盘点,以便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综上所述,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中采用B超诊断,其具有较高的确诊率,能够将患者的病理特征清晰的反映出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于英蛟)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