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410
编号:13661122
感冒用药忌“四滥”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日 《幸福家庭》 201410
     2014年5月24日,中央一台《生活早参考》播报,一患者因感冒不适用药后,疑似因使用复方氨基比林针剂引发过敏反应,出现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导致面部毁容,甚至差点丧命。此案例着实让人震惊,撇开此案例的具体用药细节不谈,目前,在感冒的药物治疗中确实存在不少误区,尤其存在以下四种滥用的现象。

    濫用退热药

    感冒伴发热时注射复方氨基比林针、服退热药,这是很多患者和基层医生的常规治疗方法。感冒发热,实际上是身体一种免疫防御机制的体现,多数情况下体温上升得不是很高,一般波动在37.8~38.5℃之间。这个温度并不是必须使用退热药的依据,若大剂量使用退热药,不但会降低机体免疫力,患者合并细菌性感染几率增大,还会因用药后大量出汗而面临虚脱危险。

    单就复方氨基比林针而言,它还可引起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相关系统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四肢厥冷或休克等反应,也可引起严重皮肤过敏反应,甚至很有可能致死,因此不能随便拿来治疗感冒及退热。
, http://www.100md.com
    滥输液

    不少人认为,治感冒还是输液好得快。输液时输入静脉中的成分绝大部分为盐水和葡萄糖,通过输液达到了大量补充水、盐、糖的作用。所以,有些人认为,输液是补充营养的最佳途径。

    然而,“能口服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才是合理用药的基本常识。输液那些事,完全可以通过口服完成;何况静脉输液的操作要求非常高,患者很难在家中自行解决,于是不得不在家与医院之间奔走,不但影响休息,而且还可能延长病期。输液直接给药于血管中,对无菌要求非常高,对药物的纯度要求非常高,即使操作完全规范,药物完全合格,输液的风险依然远大于其他给药方法的风险。

    滥用激素

    在不少人眼里,激素是万能药,不少所谓“神药”里也悄悄添加了它。于是有人感冒时便把它当成感冒退烧的“灵丹妙药”。有些基层医生见患者发热不退时就用点激素,体温立刻就会降下来,这会让患者认为医生医术高,药到见效。其实,这种用激素退热的办法看似立竿见影,实际上危害极大,用药后退下来的热也会很快再次烧起来。
, 百拇医药
    如地塞米松等激素并没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的作用,使用它反而会破坏机体的防卫系统和抑制免疫反应能力。长期或短时间内大剂量注射或内服皮质类激素,不但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高血压、钠潴留、月经紊乱、骨质疏松、无菌性骨质坏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还可对肾脏造成损害,如加重蛋白尿、易致肾钙化或肾结石,诱发或加重肾脏感染性疾病等。

    滥用抗生素

    不少人感冒后都用过抗生素,有些抗生素是医生开的,也有人是自己买的。其实,90%的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不仅无效而且有害。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也多是由病毒引起的。

    滥用抗生素,首先是它们的直接毒性损害人体器官;此外在杀掉许多有害菌的同时,也把有益菌一并杀死,这将破坏人体的微生态平衡,导致免疫力下降,会引起二重感染;最重要的是抗生素的滥用可引发细菌耐药性,最终导致细菌感染无药可用。

    (摘自《家庭医药》), 百拇医药(王小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