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7年第12期
编号:13086054
1950~2015年广西桂林市疟疾防制效果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2期
     20年基本消灭疟疾阶段(1980~1999年);该阶段的主要问题是,面临流动人口输入性疟疾威胁,前期受国内疟疾流行区输入性疟疾威胁,后期同时受到东南亚国家输入性疟疾威胁,特别是恶性疟病例。该阶段的具体措施是,各县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灭疟网,及时发现疟疾病例及时治疗和报告。同时该地区建立起桂东北部疟疾联防区[12-14],各县之间协商制定出疟疾联防协议,内容包括各乡镇对流动人口及当地居民发热患者开展血检任务的制定,疟疾患者的治疗与根治,病灶点的处理等,每年各县之间进行交叉检查,从1988年开始至今已经坚持了28年[15-17]。另外与外省的广东和海南同样也建立起粤桂琼疟疾联防区,及时通报三省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动向及治疗情况。该阶段的特点是,疟疾专业技术人员组织结构已形成及技术设备基本装备。所取得的成效是,第一当地居民疟疾发病率持续控制在1/万以下(80年代0.42/万,90年代0.07/万),各县均达到当时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的目标(即以县为单位当地居民连续3年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2]。第二输入性疟疾病例未造成当地居民继发性感染疟疾病例。

    10年基本消灭疟疾巩固阶段(2000~2009年);该阶段的主要问题是,继续受到流动人口输入性疟疾的威胁[18-21]。医务工作者及当地居民对疟疾的防范意识减弱,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被弱化。该阶段所取得的成效是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