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3126032
人工关节置换术及内固定术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5日 冯朝毅 伍志健 余斌 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及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比较,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没统计学意义(P<0.05);下床活动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内固定组术后出现4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1例褥疮,予对症处理后均治愈,并发症发生率17.50%,关节置换组未出现褥疮等围手术期并发症,但出现深静脉血栓1例,该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经放置深静脉滤网、抗凝、活血治疗后好转,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有效率:术后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为临床常见髋部骨折,老年人多见,多为粉碎性、不稳定性骨折。占髋部骨折的35.7%[6],其中不稳定性骨折占35%~40%,且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率尤为明显,而因为高龄及合并疾患较多,患者的全身状况及预后也较差[7],对治疗的时机及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大致可分为钉—板系统固定(DHS、DCS等)、短髓内固定(gama钉、PFN)[8],但由于转子间骨折多为粉碎性、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复位后稳定性差,容易出现复位再丢失、头钉切割、内固定断裂、松动、髋内翻、股骨骨折等并发症,内固定术后仍无法早期行功能锻炼,容易出现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及加重糖尿病、高血压、老年痴呆等基础病的病情[9]。以往由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常常累及股骨矩,使得术后人工关节的稳定性降低,而且由于大小粗隆正常的解剖位置均受到破坏,容易引致关节中心及前倾角的改变,导致患肢短缩、人工关节脱位等严重后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