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3125715
放疗期间运用CBCT调整治疗中心(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5日 余建荣 李珍 张伟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评价分析放疗过程中因患者体型变化、肿瘤大小改变等因素导致的摆位误差,并修正治疗等中心。 方法 8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行调强放射治疗,治疗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运用CBCT的图像与靶区勾画轮廓线进行重新匹配,并以新的中心作为后半期放疗的中心。分析两次CBCT的治疗中心点的位置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56例患者治疗中心点位移等于或少于5mm,无需调整治疗中心。24例患者中心点位移大于5mm,需调整治疗中心。按调整后的治疗中心完成后期治疗。需调整比例占总病例的30%。 结论 利用CBCT对放疗摆位的误差测量准确有效。放疗时间跨度长,患者体型、肿瘤在治疗期间变化大,所以在治疗的中期进行合理的调整非常必要。

    [关键词]放射治疗;CBCT;胸腹部肿瘤

    [中图分类号] R730.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2-201-03

    随着肿瘤放疗治疗技术与设备的更新,调强放疗IMRT、容积调强放疗VMAT、图像引导放疗IGRT、自适应放疗ART等先进放疗技术的应用与开展给患者带来了福音[1]。但靶区的高剂量和危及器官的保护,使剂量梯度变大,对治疗位置的准确性要求更高。患者在数周的放疗中,体型、肿瘤的大小和形状、肿瘤周边的危及器官的位置,都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位置变化尤为明显。目前CBCT对摆位误差的测量和分析最为方便准确,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2-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0月,进行放射治疗的8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其中胸部40例(50%),腹部40例(50%)。年龄25~70岁,中位年龄52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