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3125728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5日 黄绮文 熊佳华 陈少藩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对策。 方法 将51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设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非喂养不耐受早产儿52例作为对照组,对上述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两组早产儿在出生体重、胎龄大小、开奶时间、宫内窘迫、是否使用氨茶碱及胃出血等方面有差异(P<0.05),表明喂养不耐受与上述因素相关。 结论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多种因素相关,及早开奶、早期微量喂养、缓慢增加喂奶量、注意喂奶方式和途径、刺激排便、及时处理腹胀、进行相应的药物干预以及应用微生态制剂,有利于改善早产儿胃肠道喂养的耐受性。

    [关键词]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2-31-05

    早产儿又称为未成熟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自身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出生后往往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特别是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动力、免疫功能极不成熟,喂养后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不仅影响基础疾病的恢复,还会延长住院时间,降低新生儿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1]。近年来,关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报道逐渐增多,喂养问题也已经成为早产儿临床管理中最具挑战性的内容之一,为了探讨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和相关对策,本研究对2011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共收治低于36周入住新生儿科早产儿128例,其中男68例,女50例,胎龄28+2~36周,出生体重为1100~2450g。128例早产儿中,共发生喂养不耐受51例(39.84%),将此组设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非喂养不耐受早产儿5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早产儿的喂养方法均按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早产儿管理指南中所述的营养支持进行[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