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3126140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5日 黄绮文 熊佳华 陈少藩
第1页

    参见附件。

     3.1.4 氨茶碱与喂养不耐受 谢彦奇等[15]报道:氨茶碱是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在本文中也可看出,是否氨茶碱与喂养不耐受密切相关,其影响胃肠喂养可能为药物本身的因素。氨茶碱具有松弛胃肠道平滑肌,降低胃肠道蠕动的药理作用,其具有较强碱性,使用后会刺激胃肠道,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出现喂养不耐受。

    3.1.5 胃出血与喂养不耐受 陆彩霞[7]研究表明:胃出血是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胃出血组与无胃出血组进行比较,其全肠道营养的日龄明显高于无胃出血组(P<0.05)。杨嘉琛[6]报道:喂养不耐受与胃出血有关,胃出血时可能会对胃黏膜的完整性及MMC造成影响,从而使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在本文中也可以看出,两组早产儿有胃出血的喂养不耐受发病率为78.95%,无胃出血的发病率为42.85%(P<0.05),均略高于杨嘉琛报道(68.2%,34.4%),可能与样本量较少以及样本较为集中等因素有关。早产儿出现胃出血时及时进行处理,最终可过渡到全肠道喂养。

    3.2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综合防治措施

    3.2.1 及早开奶,早期微量喂养,缓慢增加喂奶量 及早开奶,尽量母乳喂养有助于早产儿早日实现足量的全胃肠道喂养。近年来,随着对早产儿营养研究的深入,大量研究认为[6-7、16]早期喂养(生后24h内)对早产儿胃肠道成熟有较大意义,能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加强胃肠道动力,促进正常菌群的建立,且并不增加喂养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不能很快喂养耐受足量的早产儿,提倡早期微量喂养,以促进胃肠道结构完整性,促进肠蠕动及胃肠激素的分泌,完善胃肠道功能。对早产儿奶类而言,母乳喂养是首选,不能进行母乳喂养者,应采用早产儿配方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