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4期
编号:13156740
3000例儿童泌尿道感染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5日 卢少华?张旻?蔡恒洋
第1页

    参见附件。

     1.5 质量控制

    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和粪肠球菌(ATCC 29212)作质控标准参考菌株。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

    在3000例儿童泌尿道感染的尿液标本中,共分离出528株菌株,标本阳性率为17.6%。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15株(40.7%),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菌株;革兰氏阴性菌259株(49.1%),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等细菌;真菌54株,占总菌株的10.2%。病原菌种类及构成比见表1。

    2.2 药敏试验

    我们对3种主要的病原菌,即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进行了K-B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敏感率非常高,分别为100.0%、100.0%和98.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和克拉维酸敏感率较高,分别为100.0%、99.4%和97.2%;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氨苄西林敏感率较高,分别为100.0%和97.3%。见表2。

    3 讨论

    UTI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又称肾盂炎,下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和尿道炎,小儿时期UTI可占儿童泌尿袭击病的20%左右,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5]。当儿童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会引起泌尿系统异常,尿液滞留,从而导致膀胱防御细菌的能力下降,使病原菌入侵引发泌尿道感染[6]。

    在本研究中,我们分离培养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以及大量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革兰氏阳性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除此之外,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等菌株也占有一定的数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