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4期
编号:13156910
松果体区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5日 岑家定
第1页

    参见附件。

     1例,MRI检查结果中,显示信号分布均匀,患者的T1、T2以及患者抑制序列全部都呈现等信号,呈现轻度强化。蛛网膜囊肿以及皮样囊肿患者均有1例,T1、T2均呈现长的囊性信号,给予患者MRI扫描增强后,没有出现强化现象。见图1、2。

    3 讨论

    3.1 松果体区的解剖结构

    在间脑结构中,松果体区属于上丘脑,主要在人体的第三脑室后部柄附着。而在MRI或者CT扫描中,影像学显示松果体位于脑中的帆间池,松果体的顶方为胼胝体压部,而松果体的正前方则为第三脑室顶部,后方与四叠体池相隔,与人体小脑上蚓部相邻,下方与脑中的四叠体池相隔,而与四叠体的上丘以及中脑顶盖相邻,两侧方,松果体呈现扣带回[4-5]。从解剖学来看,松果体区的组成主要是缰、缰连合、缰三角、松果体以及周围的血管。由于松果体区周围相邻的结构较多,并且周围结构非常复杂,因此,一旦形成肿瘤,给予患者影像学检查,很难准确判断患者肿瘤的原发部位,所以,凡是在该区域中发生的肿瘤,临床上均称为松果体区肿瘤。

    3.2 松果体区肿瘤的病理类型

    由于松果体区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发生于该区域的肿瘤也有十分复杂的病理类型,据统计,松果体区肿瘤的病理类型多达17种,这17种类型大致上可以将其分为3大类型[6]:(1)松果体实质细胞起源肿瘤:松果体母细胞瘤及松果体瘤。(2)生殖细胞源性肿瘤:畸胎瘤(成熟型与不成熟型)、生殖细胞瘤、精原细胞瘤、绒毛膜癌、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以及内胚窦瘤。(3)其他来源肿瘤:脑膜瘤、胶质瘤以及非肿瘤性中武当(大脑大静脉瘤及松果体囊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