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8期
编号:13166848
检测治疗前后血清SOD、M—CSF和MMP—2水平对白癜风患者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5日 曾碧冰?李丹?王鲁梅 张静 卢婉娇
超氧化物歧化酶,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扰素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M-CSF和MMP-2水平的变化以及临床上的意义。 方法 采用酶联法和放射性免疫分析法对36例白癜风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体内血清SOD、M-CSF 和MMP-2水平检验测试,并同32例健康人做比较。 结果 白癜风患者与健康人组相比较,治疗前血清SO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组 (P<0.01),血清M-CSF和MMP-2水平相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健康人组 (P<0.01)。患者经过为期6个月治疗后体内血清SOD、M-CSF和MMP-2水平与正常人相比较仍存差异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白癜风患者自身免疫调节系统功能较差,免疫调节异常,患者体内血清SOD、M-CSF、MMP-2 水平的变化是衡量治疗后预后和临床观察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白癜风;超氧化物歧化酶;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扰素

    [中图分类号] R758.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8-199-02

    皮肤中黑素细胞的数量的减少甚至消失导致白癜风的发生,迄今为止具体发病的机制尚不明确[1],且近几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目前国内外研究在白癜风的病因学说中对白癜风的免疫机制这一方面尤为重视。临床上白癜风患者体内的SOD水平与患者的病理变化关系十分密切[2]。M-CSF即是一种体内重要的炎症反应比较敏感的标志物。MMPS为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种具有共同生化活性可降介仔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酶。国内临床医学报导尚未有关于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体内血清SOD,M-CSF 和MMP-2水平变化的说明[3],本研究针对此方面做了深入的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治疗组 临床选取2009~2011年来本科室门诊确诊的寻常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37例,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18~61岁,平均 (36.53±8.66)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