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8期
编号:13166857
慢性上颌窦分泌物的细菌学检验及药敏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5日 肖惠煊?陈小丽?陈炳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上颌窦炎患者的细菌分布并测定分离菌株对各抗生素的敏感度及耐药性。 方法 对入院治疗的60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直接采取上颌窦内分泌物进行细菌学及药敏实验。 结果 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5%(39/60),共培养出48例菌株,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比例最高,对甲硝唑、头孢曲松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敏感度比较高,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性最强。结论 慢性上颌窦炎临床用药应以细菌药敏实验为主,无条件做药敏试验的,可以首选头孢曲松或甲硝唑等。

    [关键词] 上颌窦炎;细菌学;微生物敏感试验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8-123-02

    慢性上颌窦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多发在农村。经研究,细菌感染是发病的主要因素,上颌窦被细菌感染后不易治愈,常发展为慢性上颌窦炎[1]。手术治疗是重要的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临床上也常用抗生素来对该病进行前期的综合治疗,由于我国近年来抗生素的应用比较泛滥,很多患者对一般的常用抗生素有耐药性,随着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应用,慢性鼻窦炎患者产β-内酰胺酶细菌逐渐增多[2],细菌耐药性增大,治疗难度也加大。本研究通过对本院入院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患者采用内镜下直接采取上颌窦内分泌物进行细菌学及药敏实验,对患者采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自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入院治疗上颌窦炎的60例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33.4±5.7)岁,病程9个月~8年,平均病程(3.7±1.4)年。所有患者病史超过3个月,且入院治疗时都伴有鼻塞、嗅觉障碍、鼻漏浓涕、头晕等症状,近1周内未使用任何抗生素,鼻内镜的检查结果均显示鼻道有脓性分泌物,部分患者的鼻窦CT辅助检查结果提示有鼻窦黏膜炎病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