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2022
编号:13820227
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碘伏处理创口对预防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效果评价(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2022
     First-author’s addres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00, China

    随着近些年来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全面开展,估计到2030年,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的总数将分别接近于57万和340万[1],但术后并发症的控制却不尽如人意。据统计,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0%左右[2],其中假体周围感染(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中初次人工关节置换术后PJI发生率为1%~3%[3-4]。假体周围感染随着病程的进展,最终将导致假体发生感染性松动,给患者造成身体和精神双重创伤,增加了经济负担,被公认为是灾难性的并发症。研究表明,术前对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贫血、有吸烟史、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相关疾病等不可变因素进行有效调理控制,以及严格地进行术前消毒、层流手术室的应用、手术室紫外线消毒、使用抗菌缝线、戴双侧手套、限制手术室人数等可控因素的监管,大大降低感染的发生[5]。尽管如此,仍出现低发生率的假体周围感染。如何在此基础上更加有效地预防假体周围感染的发生是目前研究的方向。碘伏溶液是一种廉价、临床应用广泛的消毒剂。笔者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在初次关节置换术中使用碘伏溶液浸泡来降低术后PJI发生率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月-2018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单侧初次全髋、膝关节置换的29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