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年第14期
编号:13378275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14期
     【摘要】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6年1-12月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药物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及TBI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药物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更好,安全性高,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乙型病毒,对减轻患者病情有极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极大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联合治疗; 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4.0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4-0-03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环境逐渐恶化和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的发生,导致许多疾病病发率逐年上升[1]。慢性乙型肝炎是指患者经临床检验呈阳性乙肝病毒并且带有慢性肝炎症状,肝组织细胞发生变异者,治疗痊愈率极低[2]。现在临床上一般使用核苷(酸)类药物(NAs)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3]。本文现对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被确诊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4]。排除标准:严重肝硬化、癫痫、全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患有严重心、肾功能障碍;严重的交流障碍及明显的精神障碍者;患有其他感染性并发症者;近期服用其他常规药物与本研究所用药物性能冲突者[5]。随机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研究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9~71岁,平均(48.5±7.9)岁;病程4.5~16个月,平均(9.2±3.6)个月。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42~65岁,平均(50.6±6.9)岁;病程4.6~17个月,平均(10.6±4.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对本项研究均知情并同意本项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拉米夫定(国药准字H20123047,山东潍坊制药厂生产),100 mg/次,1次/d,口服持续用药治疗30 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阿德福韦酯(国药准字H20070201,浙江安科福韦生产)10 mg/次,1次/d,口服持续用药治疗30 d。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变化情况 肝功能是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空腹取静脉血3 ml左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080)对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TBIL水平进行检测,具体操作过程按照说明书进行[6]。

    1.3.2 两组患者的肝纤维化变化情况 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的检测使用化学发光法[7],试剂盒采用的是由南京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具体操作过程按照说明书进行。

    1.3.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例如恶心呕吐、癫痫、颅内压升高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肝纤维化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几年来,慢性乙型肝炎成为困扰人们正常生活和学习的疾病,往往对患者家庭造成严重伤害,严重者甚至致死,且该病在近几年正呈现着逐步上升的趋势。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百分率[8]。相关文献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是一个乙型肝炎病毒不断繁殖的连续过程,主要是受到患者自身体内和外界各致病因素的影响[9]。随着我国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壮大,临床上对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也有了更加科学的方法,就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进行详细分析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影响,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范围极广、传播途径多,主要有家族遗传因素、机体本身免疫功能低下极易感染、早期病症发现不重视、被误诊或漏诊并未得到及时诊治、有其他肝病感染病毒史等一些因素决定,尤其是患者若患有原有肝炎,一旦再次感染乙肝病毒,则更容易恶化为慢性肝炎[10]。患者临床表现为身体疲劳、身形消瘦,同时伴有不定期性发热,肝功异常、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患有微弱且持续性的疼痛感。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潜伏期长、潜伏程度深、病变程度复杂等特点,再加上患者病理程度、身体状况及年龄层次不同,导致许多患者经常规药物治疗后效果差异性极大,治愈率低[11]。随着临床医疗的进步,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也有了获得性的研究进展,比如核苷(酸)类药物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酸)类药物(NAs)药物主要有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替比夫定(LdT)等[12]。病毒根据其遗传物质又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大多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大量繁殖,核苷(酸)类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毒的内部环境,作用效果明显。比如拉米夫定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阿德福韦引起变异,依曲西他平能抑制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泰诺福韦是核苷酸类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抑制剂,恩替卡韦选择性抑制复制,克拉夫定能抑制HBV复制等各种作用机制[13]。, 百拇医药(刘纯钢 袁艳梅)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