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8年第6期
编号:13240204
小婴儿泌尿道感染112例临床特点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6期
     泌尿道感染可累及上下尿道,上泌尿道感染主要是指发热(≥38.0 ℃),伴有腰酸、易激惹等不适,下泌尿道感染包括尿道炎或膀胱炎,患儿常无全身症状和体征,但临床上定位较困难,UTI与泌尿系畸形特别是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密切相关,容易反复发生,导致肾瘢痕、肾萎缩、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国外文献显示在健康儿童中,VUR的发病率为1%,在尿路感染患儿中其发病率则高达20%~50%[3],有资料显示5%~10%的患儿因反流性肾病(RN)的存在最后导致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ESRD)[4],确诊VUR的基本方法及分级的金标准为“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MCU)”。本组资料表示,在首次发作的泌尿道感染中VUR发生率8.5%,而在复发病例中VUR发生率高达62.5%,因此,对UTI反复发作者,应及时寻找有无其他原因,及时完善MCU检查,以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泌尿系畸形,及早发现与积极治疗VUR,防止肾瘢痕的形成。但是,MCU不作为首次发热性泌尿道感染的常规检查项目[5-6],MCU应在泌尿系彩超结果提示存在异常,如输尿管扩张并排除梗阻性疾病或存在腎积水,或核素肾静态扫描(DMSA)检查提示肾瘢痕、肾盂肾炎,或泌尿道感染反复发作,或者其他非典型及复杂的情况时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