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7年第9期
编号:13063204
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内瘘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9期
     3 讨论

    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是为了有效地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其是透析患者的生存通道。由于其安全性以及可行性较高,而且手术简单方便,也使其成为了当下临床治疗肾脏透析的重要方式[5]。但是内瘘血管狭窄以及血栓的形成对这一通道带来了极大的阻碍。特别是一些患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其内瘘狭窄和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更高。因此对高危险因素应进行有效的分析,做好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基础上,节约医疗资源与费用,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6]。

    上述分析中能够看出,高危险因素主要分为下述几种,首先就是糖尿病患者,對这类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通过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注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尽可能保障患者的血糖不会影响血管产生病变。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人员要积极与其进行沟通,了解其血糖不稳定的原因,如果是药物方面剂量不足,可以适当合理地增加药物的供给,如果是患者心理方面因素,就需要护理人员及家属及时与其沟通,提高患者的自信心,让患者积极地抵抗病魔[7]。其次就是CRP、FIB增高以及Alb降低,对于这些患者,一旦确定指标出现异常,要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合理地使用药物尽可能地维持患者的CRP、FIB以及Alb在正常的范围。同时还要让患者及家属明确治疗的根本目的和意义,让患者及家属理解信任,积极地与医护人员配合治疗,让其明确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患者的健康[8]。

    本次结果显示,观察组经过护理干预后的内瘘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就是说通过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内瘘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对结果的分析能够看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透析患者血栓发生率,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邹春鸣.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中失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5):218.

    [2]叶蔚蔚,雷文辉,毛明峰,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1):3018-3022.

    [3]徐慧君,常立阳,范汝艳,等.维持性血液透析内瘘持续使用18年以上3例的护理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15):69-70.

    [4]高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次建立内瘘的无缝隙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6,31(9):28-31.

    [5]何英,丁晓仙,朱惠娟.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狭窄和血栓形成原因分析和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99-100.

    [6]薛玉明.20例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栓形成原因分析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12):32-33.

    [7]曾剑慧,王芹,程霞,等.尿激酶溶栓治疗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的护理[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187-189.

    [8]陈雪风,侯丰君.32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阻塞原因及防护[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5):101.

    (收稿日期:2016-11-27), 百拇医药(沈伟玲 林志瑜 吴丽婷)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