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6年第2期
编号:12773871
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治疗牙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治疗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牙髓炎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根管治疗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干髓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1年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两年之后的治疗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在治疗2年后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髓炎患者实施根管治疗术治疗,患者的近期以及远期的治疗效果都相对较高,但是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总体来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根管治疗术; 干髓术; 牙髓炎;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8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0047-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2.027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口腔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正在逐渐上升。牙髓炎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是因病源性刺激物质而引起的多种牙髓炎症状,临床表现为疼痛症状以及患者饮食难进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咀嚼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质量。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根管治疗术以及干髓术治疗牙髓炎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1]。为了探讨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治疗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牙髓炎患者

    1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2年3月-201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牙髓炎患者180例,所有患者都符合牙髓炎的诊断标准,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男51例,女39例,年龄21~68岁,平均(42.1±2.9)岁;对照组男52例,女38例,年龄20~69岁,平均(42.0±3.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对于本研究都知情同意,并已经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经医院有关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

    1.2 临床诊断标准

    所有的牙髓炎患者都没有根管填充的治疗史,患牙没有出现自发性钝痛,且疼痛大多数是受外界刺激而引发的,疼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无相对明显的咬合痛,牙片上无相对明显的根尖位置病变。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根管治疗术治疗,采用浓度为2%利多卡因药物麻醉患牙,之后进行开髓操作,去除冠髓,然后抽出患牙的根髓,事先预备好根管,在根管预备结束之后,隔湿患牙。对根管进行有效消毒以及干燥处理,然后利用碧兰糊剂加牙胶尖完成根管的充填、垫底以及充填窝洞,最终完成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干髓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下实施开髓,之后清理冠髓,并利用樟脑酚实施髓腔消毒,对于急性牙髓炎来说,需采用根管口进行探诊,FC封患牙髓腔一周后,没有任何症状,将根管口放置好干髓剂,进行垫底、牙体充填以及调。对于慢性牙髓炎患者来说,需在局部麻醉之下进行开髓,且其余的治疗方法与急性牙髓炎相同。观察组和对照组都采用两次治疗的方法进行,观察组患者在第一次就诊的时候,需在局部麻醉条件下去除龋损组织, 充分暴露患牙髓腔,并一次性去除患者的牙髓组织,进行常规的根管预备,待吸干之后封入常规的消毒药物3~7 d。在第二次就诊的时候,如果没有相对明显的疼痛感,利用碧兰糊剂加牙胶尖来有效充填根管,利用磷酸锌水门汀进行垫底,采用银汞充填。对照组患者在第一次就诊的时候去除大部分的腐质,把失活剂放置到露髓孔位置,利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有效密封窝洞,48 h之后进行复诊。在第二次就诊的时候需去除封料,有效揭髓室顶,并除去冠髓,进行常规的备洞以及消毒窝洞之后,在患牙的根髓断面之上放置干髓剂,利用磷酸锌水门汀进行垫底,采用银汞合金充填。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疗效判定标准如下,有效:手术治疗后以及复查的时候无自觉症状,患者的患牙牙冠相对来说完好,没有异常松动症状以及叩痛症状,咀嚼功能已经恢复正常,未出现牙龈红肿以及窦道现象,经过X线片检查之后,结果显示磨牙根尖周以及根分叉下的牙槽骨未被破坏吸收。无效:患牙在经过手术治疗之后或者在复查的时候出现了残髓炎或者是急慢性根尖周炎表现[2]。残髓炎的具体诊断标准为患者出现钝性自发痛,冷热刺激痛实际出现时间相对较迟,而且一旦出现之后其持续时间会相对较长,偶而会出现轻微的叩痛,在开髓之后探根髓具有活性。对两组患者随访两年,观察治疗有效率情况与手术治疗时间,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与对比比较。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1、2年治疗有效率对比

    在治疗1年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年后的治疗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年后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干髓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炎的传统方法,在临床治疗上已经具有近百年的历史,这一治疗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疗程短、治疗成本低的特点,在目前仍是主要的牙髓炎治疗方法之一。这一牙髓炎治疗术的发展具有自身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在对牙髓炎的治疗上,往往呈现出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较差的特点。根管治疗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相较于干髓治疗术更具优势的治疗牙髓炎的方法,这一方法在临床上能够克服干髓治疗术在远期治疗效果上的缺点。对牙髓炎的治疗更为彻底,并且具有较好的疗效以及不易复发的优点。相较于传统的干髓治疗术而言,根管治疗术具有较为长远的推广意义以及较高的应用价值[3-5]。, 百拇医药(赵翔)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