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25
编号:13633651
先兆流产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2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30例先兆流产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资料,借助统计软件SPSS 20.0对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130例先兆流产的患者<25岁者11例,25~29岁者69例,30~34岁者20例,35~39岁者21例,≥40岁者9例,由此可见,好发年龄段为25~29岁。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32例,初中82例,高中及以上16例,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普遍偏低。户籍所在地:本地62例,外地68例,基本相当。职业:农民35例,无业44例,公务人员28例,工人23例,比例基本相当。未婚32例,已婚98例。已产50例,未产80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禁性生活,避免不必要的盆腔检查。可酌情给予对胎儿无害的镇静药,苯巴比妥0.03 g,口服3次/d或地西泮5 mg,2~3次/d。在证实有黄体功能不全时加用黄体酮20 mg,肌内注射1次/d或者隔日1次,可帮助蜕膜生长和抑制子宫收缩,待症状消失后5~7 d停用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