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25
编号:13633783
影响凝血机制检测的质量控制的因素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25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摘要】 目的:探讨Symex公司CA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PT、APTT、TT、Fg这四项影响因素。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

    1月1日-12月31日4942份凝血机制检测标本中,找出70份标本结果有误差。结果:标本采集、标本自身因素、操作因素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结论:采血规范、及时排除标本自身因素、仪器操作规范才能提高凝血机制检测的准确度,检测结果具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 凝血机制检测; 质量控制;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中图分类号 R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5-0076-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25.036

    随着凝血机制的检测从手工操作,经过半自动,到全自动分析的这个过程,使得凝血机制的操作简便,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都有很大提升[1]。临床应用也从过去的术前检测,更加广泛地应用到肿瘤患者、血栓和出血患者、肝病患者以及口服抗凝药患者的疗效观察等。从而显得凝血机制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要,同时对检测结果的日益引起检验工作者重视。笔者收集2014年一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影响凝血机制原因进行统计,并提出解决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4942份进行凝血机制检测标本,进行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全面质量控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