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14
编号:13682631
产前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许卫华
第1页

    参见附件。

     2010年8月-2012年9月在本院分娩的孕妇总数为25 490例,其中的80例检测是妊娠梅毒患者,发病率为0.31%。根据产前是否接受抗梅毒治疗,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0~38岁,平均(27.8±12.5)岁;初产妇35例(87.5%),经产妇5例(12.5%);有不良生育史22例(55.0%),两次以上流产、早产、死胎者6例(15.0%);文化程度高中以下者22例(55.0%);配偶曾患有梅毒12例(30.0%),配偶是司机职业23例(57.5%)。对照组产妇年龄20~40岁,平均(26.9±13.1)岁;初产妇33例(82.5%),经产妇7例(17.5%);有不良生育史18例(45.0%),两次以上流产、早产、死胎者7例(17.5%)。纳入标准:(1)产妇本人或配偶有婚外性行为及梅毒感染史,本人曾有早产、流产、死胎、死产史等;(2)具备各期梅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3)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4-5]。观察组中,一期梅毒4例(10.0%),二期梅毒16例(40.0%),潜伏梅毒20例(50.0%)。对照组中,一期梅毒3例(7.5%),二期梅毒10例(25.0%),潜伏梅毒27例(67.5%)。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产前未接受抗梅毒治疗,观察组患者产前都曾接受抗梅毒治疗,治疗方法详细如下。

    1.2.1 早期梅毒治疗 早期梅毒包括早期潜伏梅毒、一期、二期梅毒,治疗时首先采用青霉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