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14
编号:13682699
银杏酮酯滴丸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唐锦程 廖纪华 佘德宇
第1页

    参见附件。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银杏酮酯滴丸5 mg/丸,8丸/次,3次/d;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次,3次/d。两组均持续给药8周,不再服用其他药物。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可以在其心绞痛发作较为严重时,临时应用硝酸甘油放置于舌下含化,实现缓解症状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患者用药期间,医护人员做好观察记录,认真对研究对象的心绞痛发作次数进行记录,同时记录好疼痛程度、疼痛部位、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等,对患者的心率、血压、不良反应、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数据进行详细记录。

    1.4 血液流变学检测

    在应用相应药物前进行检测,停止使用抗凝药物。具体测定方法为:抽取其空腹状态下静脉血4 ml,检测全血黏度以及血浆黏度(设备为XBH-31型旋转式粘度计);检测红细胞沉降率及比容(采用Wintrouner管法);检测纤维蛋白原(采用亚硫酸钠法)。完成治疗后采用相同方法再检测一次。将两组研究对象上述数据进行对比。

    1.5 疗效判断标准

    1.5.1 心绞痛疗效判断 (1)显效:完成治疗后患者心绞痛消失或者基本消失,口含硝酸甘油片用量减少80%;(2)有效:完成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得到较大程度改善,发作次数减少超过50%;(3)无效:完成治疗后心绞痛次数减少不足50%,口含硝酸甘油片用量减少不足50%。总有效=显效+有效。

    1.5.2 心电图疗效判定 (1)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复查ST段以及T波正常,运动试验结论由阳性转为阴性;(2)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以减轻,心电图ST段低平,T波有所纠正;(3)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反而加重,体征数据无改变。总有效=显效+有效。

    1.6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7.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

    组别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

    治疗组(n=49)242058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