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33
编号:13710669
改进鼻科护理对鼻窦炎术后患者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25日 张素丽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改进鼻科护理对于鼻窦炎术后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鼻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鼻科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改进鼻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鼻腔细菌学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止血棉球有菌率分别为45.0%、50.0%;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止血棉球有菌率分别为5.0%、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鼻科护理可以明显降低鼻窦炎术后患者感染率,效果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鼻窦炎; 改进鼻科护理;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3-0094-02

    鼻窦炎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且病程较长,可以影响患者智力及身体发育,危害较大,临床上对于鼻窦炎的治疗一般进行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内镜手术是鼻部的微创手术,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可使鼻窦炎、鼻息肉的一次性治愈率达90%以上[1]。但任何手术均存在一定的风险及术后并发症,所以护理必不可少。通过总结本科多年来护理经验及寻找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和重点,对一些护理措施进行改进。笔者采用改进鼻科护理与传统鼻科护理对比,比较其对于鼻窦炎患者的影响,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鼻窦炎40例患者进行该项研究,均已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和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的批准许可。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均符合鼻窦炎的诊断标准,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试验、肝肾功能等)及鼻窦内镜检查或CT扫描,排除肿瘤性占位病变。4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45.34±7.68)岁,平均病程(6.43±1.56)年,单纯性鼻窦炎9例,鼻窦炎伴有鼻息肉11例;观察组20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7.44±6.68)岁,平均病程为(5.96±1.66)年,单纯性鼻窦炎11例,鼻窦炎伴有鼻息肉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