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28
编号:13714221
术前心理干预对患者焦虑及苏醒期合作程度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5日 陈晓林 李文君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全麻患者焦虑及苏醒期合作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40例,ASAⅠ、Ⅱ级,年龄20~60岁,男女比率适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所有患者既往无手术、麻醉史、无精神病史。对照组按常规术前1 d进行访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术前心理干预。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值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并对两组患者在苏醒期的合作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在采取干预措施后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麻醉苏醒期合作程度评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焦虑,并能提高患者在苏醒期的合作程度,提高了麻醉质量。

    【关键词】 心理干预; 焦虑; 苏醒期; 合作程度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8-0037-02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特别是Engei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后,心理干预在麻醉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2]。多数患者由于恐惧手术、麻醉而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导致术中生命体征不平稳、苏醒期不合作[3]。围术期合理的心理干预已成为改善患者焦虑及增强苏醒期合作程度的一种辅助治疗方式。本文仅研究术前心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全麻患者的焦虑及苏醒期合作程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40例,ASAⅠ、Ⅱ级,男18例,女22例,年龄20~60岁,平均(42±23)岁;体重41~81 kg,平均(64±23)k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所有患者既往无手术麻醉史、无精神病史,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在术前1 d进行术前访视,包括了解病情、体格检查、拟定麻醉方案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相关图片进行术前心理干预,包括:(1)认知干预:主要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操作流程;重点解释麻醉苏醒期可能存在的咽部不适感或切口部位的轻度疼痛,及麻醉的必要性和安全性。(2)情绪干预:了解掌握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根源,分析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解释和安慰。(3)行为干预:教会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如何配合、如何平静呼吸、不说话、听指令性动作等。(4)暗示疗法:运用暗示性语言增强患者对麻醉成功的信心[4]。

    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