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年第2期
编号:13183912
臭氧结合关节突关节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2期
     【摘要】目的探讨臭氧结合关节突关节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采用臭氧椎间盘内注射结合关节突关节注射治疗,术后按改良MacNab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48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治疗,术后显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5 d。并对治疗后的40病例进行3~6个月随访,疗效优32例,良5例,优良率占92.5%,疗效不佳3例,占7.5%。结论臭氧椎间盘内注射结合关节突关节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微创、安全、有效,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臭氧消融;关节突关节注射;椎间盘源性腰痛;微创下腰痛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此症是造成患者就医的位居第二位的原因。随着MRI检查的普及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数量明显增加,以前以保守治疗为主,若保守治疗无效,考虑行外科手术,主要是椎间盘切除和椎体间融合术[1]。但外科手术带来新的问题,如邻近节段的退变加速、融合失败等。针对融合术的弊端,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微创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新方法,如臭氧溶核术等。自2010年6月~2011年4月笔者所在科在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下行臭氧椎间盘内注射结合关节突关节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患者,男25例,女23例,年龄25~55岁,平均43岁。病程3月~2年。临床症状主要为腰背痛伴一侧或双侧腰骶部及大腿后侧疼痛,无明显下肢神经学症状。椎间盘影像学MRI在T2加权像上椎间盘信号降低呈现“黑间盘”及后纤维环出现高信号区[2,3],表现椎间盘变性或仅有轻微改变,无明显椎间盘突出及神经根压迫等。

    1.2方法器械及设备:医用臭氧治疗仪(山东淄博依德康CHY-31型)、C型臂(日本,津岛株式会社)。手术方法患者取俯卧位,X光机下定位需治疗椎间盘位置,腰椎间盘穿刺均采用后外侧径路即穿刺针经“安全三角区”进入病变椎间盘,穿刺点定位一般是与病变椎间隙平行,旁开中线8~12 cm。穿刺好后X光机下透视确认穿刺针尖应位于椎间盘的中心或中后1/3交界处。穿刺成功后撤出针芯用一次性10 ml无菌注射器自臭氧发生器取浓度为45 μg/ml的臭氧3~4 ml,然后经穿刺针在较短时间内(一般2~3 min)匀速注入,并保持一定压力。在C型臂监视下将针尖在椎间盘内反复前进和后退一定幅度,使臭氧和髓核广泛接触。根据患者反应决定注入量。退针至椎间孔附近时,再向椎旁间隙周围注入30 μg/ml的臭氧10~15 ml。臭氧注射完毕后再在C臂透视下确定病变节段的关节突关节及上一节段的关节突关节位置,准确定位后行关节突关节注射(注射麻药加皮质内固醇药物)。治疗完毕后按压针孔止血,穿刺点行无菌创可贴贴敷。术后行甘露醇脱水、激素及消炎等对症治疗。术后患者以卧床为主休息3 d,带腰围保护并行腰背肌锻炼,2个月后恢复日常活动,6个月内禁止负重及剧烈体育活动。

    1.3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改良的Macnab评定标准:优:疼痛消失完全恢复工作和运动能力;良:腰痛和神经源性疼痛偶尔发作;可:症状改善,重体力活动受限;差:临床症状加重,需要手术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VAS,观察数据变化。VAS评分范围0~10分,0分表示不疼痛,10分表示最剧烈疼痛。

    2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没有出现损伤神经根、大血管或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全部病例随访3~6个月。疗效优32例,良5例,优良率占92.5%,疗效不佳3例,占7.5%。3讨论椎间盘源性腰痛是指椎间盘内各种病变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所引起的腰痛,不伴有神经根性症状,无神经受压或节段活动过度的放射学证据,可引起功能的丧失。以前由于发病机制不清,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椎间盘源性腰痛发病机制有大量的深入研究,认为是椎间盘退变纤维环有裂隙或撕裂,从而引起盘内压增高,局部炎性增生与炎性介质释放等,多因素作用于硬膜囊或神经根鞘引起腰痛或腿痛[4]。关节突关节与椎间盘共同组成椎间关节。椎间盘退变影响着运动节段的其他因素[5]。故本研究利用臭氧椎间盘内注射结合关节突关节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臭氧椎间盘内消融同时再行关节突关节注射共同处理致痛原因。术后按改良MacNab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价。医用臭氧为臭氧和氧气的混合物。它是一种强氧化剂,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作用是使盘内压降低,臭氧滞留在盘内对髓核组织进行充分的氧化。关节突关节注射缓解关节周围炎症反应。臭氧椎间盘内注射结合关节突关节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等优点,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安全有效的方法。长期效果尚需更多时间和加大样本来随访观察。但部分病例疗效差,仍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和改进。臭氧椎间盘内注射结合关节突关节注射可重复治疗或再进行其他微创治疗及进一步的开放手术治疗,均不影响疗效,可作为保守治疗的替代疗法。

    参考文献

    [1]Resnick DK.Tech Neurosurg.2003,8:176-190.

    [2]Aprill C,Bogduk N.High-intensity zine:a diagnostic sign of painful lumbar disc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Br J Roadiol,1992,65:361-369.

    [3]Carragee EJ,Lincoln T,Parmar VS,et al.A gold standard evaluation of zhe “discogenic pain”diagnosic as determined by provocative discography[J].Spine,2006,31:2115-2123.

    [4]Peng B,Wu W,Hou S,et al.The pathogenesis of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J].J Bone Joint Surg(Br),2005,87:62-67.

    [5]Max Aebi,Vincent Ariet,John K Webb.Aospine Manual[M].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2007:24-30.

    【收稿日期】2011-11-21, 百拇医药(张军 刘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