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年第1期
编号:13184281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科)救治及30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5日 黄立波
抢救治疗,死亡率,心源性休克,顽固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内科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抢救的治疗方法,总结此病急救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接诊后迅速采取抢救治疗,包括镇痛、吸氧、镇静和看护等,并且对患者的体征进行严格的检查,对心律失常而且生命体征正常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其他出现不良症状均进行急诊的抢救治疗。结果成功溶栓治疗21例(70.00%),病情没有得到明显好转9例(30.00%)。观察的患者当中没有发生死亡病例,但在从急诊科转入住院部的过程中死亡2例(6.67%),其中1例是因顽固性心力衰竭死亡,另1例是因心源性休克死亡。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的早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快速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治疗;死亡率;心源性休克;顽固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笔者总结了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抢救和治疗体会,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均以胸前区、胸骨后或上腹疼痛、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和出现各种致命性心律失常为临床表现就诊,经过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0~80岁,平均66.9岁。从发病到入院就诊0.5~15 h。既往病史:冠心病18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