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1
编号:13764908
加强供应室质量管理 控制站内感染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1
     【关键词】供应室;站内感染

    站内感染是当前计划生育服务站医疗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评价医护质量及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仅反映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医疗护理质量,而且影响着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声誉。供应室是计划生育服务站集中回收处理各种污染器械和发放无菌物品的部门,又是计划生育服务站站内感染的重点部门,它担负着对患者进行治疗、检查、手术和站内急、危、重患者抢救任务的物品供应。其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临床科室的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为有效控制站内感染,笔者所在站供应室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健全了控制站内感染制度,并细化成可操作性对策,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监测和检查,使供应室控制站内感染管理工作取得成效。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

    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和参加短期培训,普及站内感染知识,使供应室人员认识到控制站内感染的重要性,自觉地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经常召开讨论会,提高对控制站内感染的认识。同时加强业务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工作人员从文献资料中吸取知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消毒隔离灭菌理论及物理化学微生物监测方法,学以致用,指导实践工作,使工作人员从单一的经验型走向科学型、思维型,从而使供应室工作达到专业化、科学化。
, http://www.100md.com
    2完善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2.1严格技术规范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做好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确保供应室各项指标全部合格,杜绝站内感染发生。

    2.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各个环节有章可循,责任明确是杜绝站内感染的基本保障。笔者所在站为控制站内感染成立了站内感染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并制定了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及质量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无菌物品存放制度、热原反应追查制度、下收下送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材料进出库登记等供应室工作制度。各类物品的回收、洗涤、安装、灭菌、发放、质量测控、保管、消毒、标签时间、标签日期、标签事故、标签差错等,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有章可循,护士长参与各项制度的实施,并制定奖罚条例。

    3合理布局,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工作

, 百拇医药     3.1污染区工作人员操作中穿隔离衣、防护鞋、戴手套和口罩,防止在清点、折包、浸泡物品时被沾有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消毒液用的物品误伤。污染区工作人员着装后不能到其他区域走动。离开该区时,脱下隔离衣、防护鞋、手套和口罩,并按医疗垃圾处理,防止交叉污染。

    3.2清洁区物品清洗、包装、均在清洁区进行处理,一定要保证该区清洁整齐。工作人员进入该区穿工作服、换拖鞋。操作时戴洞式帽,防止操作当中将头发及发屑掉到器械包中,戴口罩,防止咳嗽、打喷嚏等分泌物污染器械包。避免其他人员进入,防止带进灰尘污染清洁物品,影响灭菌效果。

    3.3无菌区是存放和发放无菌物品的区域工作人员操作时先洗手,换该区工作服、工作鞋、戴洞式帽。特殊情况,其他人进入该区,必须更换拖鞋、戴口罩、帽子,防止将病原微生物带入无菌区。

    3.4人员相对固定下收下送人员责任明确,下收人员不得接触无菌物品,不得进入无菌区;下送人员不得接触污染物品,不得进入污染区。返回供应室后脱去外出工作服,防止将病房的病原微生物带入供应室,保证供应室的清洁及灭菌物品的质量安全。
, http://www.100md.com
    4加强物品管理,严把质量关

    4.1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检测 检测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后残存细菌或真菌状况,存放一定时间后是否被细菌或真菌污染。抽样:随机选取三个不同批号的产品,根据检验要求抽检包装产品应该达到10 g以上,从每个批号产品中随机抽取同等数量的样品检测,不合格的产品禁止使用。

    4.2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

    4.2.1物品检查 要查对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商标、有效期和包装是否完整。认证合格并包装密封完好的产品才能发放。

    4.2.2储存管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折去外包装后要存放于无菌室内,存放专柜要离地面30~40 cm,柜内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保管室内空气菌落数≤200 cfu/m3。

    4.2.3使用后处理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立即毁形,引流管放在消毒液内浸泡30 min后毁形,毁形后与其他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全部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 百拇医药
    4.2.4物品的清洗和消毒非感染性手术后手术器械,回收后放入含氯消毒液内浸泡消毒30 min以上,用流水冲洗、毛刷刷干净后,再在新鲜蒸馏水中烫洗,晾干搽油后用高压灭菌备用。污染手术后的器械,先用0.5%过氧乙酸浸泡10 min再在流水下刷洗干净、蒸馏水中烫洗,晾干搽油后高压灭菌备用。

    5加强质量监测,确保供应安全

    加强对各种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测,是质量保证的客观依据,应予高度重视。

    5.1高压灭菌物品监测敷料包裹不宜超过5 kg,金属包重量不超过7 kg,物品的捆扎不宜过紧,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灭菌包每大包内和难消毒部位的包内放置化学指示物。瓶装液体消毒时,瓶内所盛液体不应超过1/3,以免溢出。器械盒不可盖严,使空气得以排除和蒸汽透入。耐热(塑)料器材,切勿压放重物,以防变形。对所有消毒物品用3 M指标卡进行质量监测,同时压力锅内不同位置随机放入留点温度计和化学指示卡监测。无菌物品每月定期作细菌培养。
, 百拇医药
    5.2空气监测及工作人员手的监测 供应室每日对各工作间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60 min,清洁区空气细菌培养菌落数控制在≤500 cfu/m3,无菌区≤200 cfu/m3。工作人员手指不定期抽查监测,手指细菌培养菌落数≤5 cfu/cm2。达不到要求者,限期改正,并与奖惩挂钩。

    5.3站内消毒灭菌的效果检测 化学指示胶带检测法:将化学指示胶带(3 M)粘贴于每一待灭菌物品包外经一个灭菌周期后,观察其颜色的改变,来判断灭菌的程度是否合格[1]。

    供应室的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性、科学性、社会性和法定性,它是控制站内感染的重要科室。控制站内感染不仅是提高灭菌物品监测能力,重点在细化控制站内感染的各项对策,应具有可操作性。其次,提高认识,加强自身素质教育及业务技能培训,自觉地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才能全面提高供应室的各项工作质量。几年来,笔者通过加强供应室质量管理,没有发生因供应室因素造成的站内感染病例,并连续多年在当地医护质量大抽检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好评。随着现代化医学科学的发展,新技术、新疗法不断应用于临床,对消毒供应室的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努力学习,更新观念,总结经验,不断创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与操作技能,为临床提供保质保量的灭菌物品,防止和杜绝站内交叉感染,确保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站内消毒卫生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1996:2.

    【收稿日期】2011-05-30

    (本文编辑:刘曾敏), http://www.100md.com(徐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