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泌尿外科 > 输尿管 > 输尿管知识
编号:13766693
输尿管内支架管位置异常的分析和应对策略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17
     【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内支架管位置异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输尿管镜术中放置支架管术后异位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X线腹部平片确诊并检查异位类型,总结该组患者发生异位的原因,分析其处理方法。结果泌尿系外异位2例,在膀胱镜下重新逆行置管;上移异位6例,在输尿管镜取出支架管;下移异位22例,在膀胱镜下取出支架管。结论留置支架管有利于防治输尿管镜术后并发症,掌握适应证、正确置管、选择合适的长度均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追踪观察,可减少异位的发生。 【关键词】输尿管镜;支架管;异位;处理

    随着微创泌尿外科的发展,输尿管内支架管内引流已经成为上尿路引力最常见的引流方式。支架管的应用有利于解除患者的上尿路梗阻,保护患者的肾功能,降低术后感染和切口漏尿,且患者可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恢复[1]。但输尿管内支架管放置后也会存在一些并发症,其中支架管异位就是其中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有效降低输尿管内支架管位置异常的发生率,对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输尿管镜术中放置支架管术后异位的30例患者的异位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进行介绍,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该组患者30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输尿管镜术中放置支架管术后异位的患者,均经X线腹部平片确诊(KUB)、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CT确诊,其中男12例,女18例,左侧置管15例,右侧13例,双侧2例,年龄23~82岁,平均38.5岁。其中泌尿系外异位2例,上移异位6例,下移异位22例;内窥镜置管9例,其中输尿管镜置管7例,膀胱镜置管2例;手术置管21例,其中输尿管手术12例,肾手术9例。该组患者术前经进行尿常规检查,尿常规异常者行中段尿培养及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行逆行造影确定结石位置及大小。

    1.2支架管的选择选择国产PVC的支架管,根据KUB平片上第2腰椎至耻骨联合上2 cm的距离或输尿管长度=0.125×身高+0.5 cm或来选择长度合适的支架管[2],口径通常选用5F。

    1.3置管方法(1)内窥镜置管:膀胱镜下逆行置入,用顶管将把支架管远端顶上,轻柔插至肾盂,镜下见支架管末端后,将顶管及导丝退出,检查末端卷曲部位置是否合适。用输尿管镜置管时方法相同。(2)输尿管手术时,从管中将导丝部侧孔插至远端,置入膀胱。(3)肾手术时,将导丝贯穿管内并将其伸直,自肾盂向下插入膀胱,待到出现突破感后再继续下插2~3 cm,拔出导丝,肾盂内只保留肾端卷曲部分。检查末端卷曲部位置是否合适。
, 百拇医药
    2结果

    2.1支架管异位发生率、类型及处理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6月~2010年6月共放置输尿管内支架管2952例,其中发生位置异常患者30例,发生率为1.0%。泌尿系外异位2例,在膀胱镜下重新逆行置管;上移异位6例,在输尿管镜取出支架管;下移异位22例,在膀胱镜下取出支架管。

    2.2支架管异位的原因(1)误将支架管通过损伤输尿管处置于泌尿系外,该组中有2例患者因此因素发生泌尿系外异位。(2)肾脏移动,肾脏可随呼吸运动、脊柱的弯曲旋转,而上下移动,导致输尿管移动。该组30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置管后退镜前见导管在膀胱内盘曲良好,术后平片检查亦证实如此,但在术后拔管时导管移位,考虑与此有关。(3)支架管偏短,远端在膀胱内或肾盂内未充分盘曲,随输尿管的蠕动而上或下移动,该组患者中支架管选择均较适宜,与该原因无相关。(4)支架自身质量问题,如弯曲度、弹性、质地等不佳。(5)经输尿管镜置管时,置入位置过高或过低,末远端在膀胱内或肾盂内未充分盘曲[3]。(6)置管时间较长,置管时间较长的患者发生异位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 http://www.100md.com
    3讨论

    3.1输尿管内支架管的优势有利于解除患者的上尿路梗阻,预防狭窄,保护患者的肾功能,降低术后感染和切口漏尿,能避免输尿管外支架的固定不良、容易移位、扭转等限制因素,且患者可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容易护理,促进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3.2输尿管内支架管的适应证(1)输尿管受压造成上尿路梗阻;(2)输尿管狭窄、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3)医源性的输尿管受损;(4)输尿管局部肉芽组织增生或结石粘连严重者;(5)输尿管移植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后。

    3.3输尿管内支架管异位的预防(1)对支架管位置有疑问的,要及时透视或摄片以定位,必要时调整或重放,拔管时同样进行摄片定位,对有异位这采用相应手段处理。(2)注意支架管的质量、长度,见文中1.2,有条件下应用抗回缩的支架管。(3)留置时间一般不宜超过6周。(4)置入膀胱端时尽量一次置入,远端在膀胱内盘曲应至少180°,留置的长度>2 cm[4]。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留置支架管有利于防治输尿管镜术后并发症,掌握适应证、正确置管、选择合适的长度均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追踪观察,可减少异位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学忠,张会英,殷初阳,等.双J支架管置管异位10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4):2700.

    [2]温晖,宾开云,黄炳福,等.妊娠中晚期合并输尿管结石的急诊腔内技术处理.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7):465-467.

    [3]徐跃文,张超,桂俊卿,等.输尿管镜术后双J管异位的原因及其防治(15例报告).临床医学,2010,30(2):12-13.

    [4]伏伟,英玉林,李庆科,等.双J管置管异位3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6):3197.

    【收稿日期】2011-04-11

    (本文编辑:郎威), 百拇医药(张明)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泌尿外科 > 输尿管 > 输尿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