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32
编号:13790784
综合康复治疗对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32
     【摘要】 目的 探究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 按照中心原则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 每组49例。参照组行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锻炼, 试验组行综合康复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ROM)、疼痛程度、依赖程度、困难程度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 试验组ROM(113.70±14.30)°大于参照组的(73.55±11.70)°, 疼痛程度评分(1.80±0.20)分、依赖程度评分(3.70±1.95)分、困难程度评分(4.50±1.10)分均低于参照组的(3.50±0.22)、(6.75±2.35)、(8.00±1.80)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6.67%高于参照组的55.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 有利于各项功能的恢复, 且减少疼痛, 更有助于恢复健康,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综合康复;骨折内固定;膝关节功能障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2.079

    骨折内固定手术之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膝关节黏连, 这是因为膝关节的结构比较复杂, 且滑膜多, 关节面和肌腱最大, 在正常的情况下, 负重量和运动量比较大[1], 倘若患者骨折之后长时间的卧床, 没有使用该项功能, 就会造成血液堵塞, 纤维机化, 关节严重的黏连, 造成膝关节功能障碍, 为了提高患者手术后的效果, 及时的进行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针对本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90例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 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 按照中心原则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 每组49例。参照组男30例, 女19例, 年龄20~69岁, 平均年龄(38.52±10.17)岁, 病程3~18个月, 平均病程(6.6±3.9)个月;试验组男32例, 女17例, 年龄20~70岁, 平均年龄在(38.70±10.44)岁;病程3~19个月, 平均病程(6.7±4.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本次实验经过医院伦理会的批准, 且患者和家属对此均知晓, 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所有入选的患者经过检查, 确诊为膝关节功能障碍, 并且患者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还伴有疼痛[3]。排除标准:其他严重的脏器性疾病;精神障碍;其他骨折等。

    1. 2 方法 参照组行CPM锻炼, 即在手术后的第3天开始锻炼。活动的角度依据手术的位置进行设定, 从最小的角度开始, 每天慢慢的增加10°, 一直增加到最大的角度, 训练2~4 h/d, 保持2~4周[4]。

    试验组行综合康复治疗, 详细方式如下:①关节松动术, 对患者的髌骨、侧方和上下滑动提高髌骨的活动范围;长轴牵引向前后、侧方进行滑动股胫关节, 用以殴打膝关节屈伸的活动范围。②手法治疗:让患者保持仰卧体位, 护士的左手放在患者患侧的膝窝位置, 右手将患者的侧方踝关节上方握住, 屈膝、屈髋, 慢慢的提高力量一直到膝关节感觉的屈曲角度最大为止, 当患者的关节出现了轻微的疼痛[5], 酸胀等, 这个动作持续30~60 s左右, 之后伸膝, 伸髋一直到关节能够完全的被打开, 每次动作的次数不能超过30次;患者改为俯卧位体位, 患肢往后屈曲一直到最大的耐受, 护士慢慢的为患者右小腿施加阻力, 左手保护好患者骨折位置, 让膝关节屈曲达到角度最大, 活动次数为30次/次, 以上所有的训练, 频率和强度等均以患者的耐受性为准, 慢慢的进行增加。③肌力训练, 采用渐进性抗阻力训练, 提高患者的肌力, 以感觉疲惫为主, 告知患者屈曲患侧膝关节的意义[6], 且护士应当在同一側的踝关节施加适当阻力, 反之, 在患者伸展患侧膝关节的时候, 需要让阻力保持静止, 时间为1 min, 每次训练15次, 仰卧位高抬腿, 患腿进行外展之后改为健侧卧位, 俯卧之后伸展患腿, 持续时间为5~10 s, 以上的动作进行10~20次。④电针治疗法:利用电针治疗, 选择患侧的鹤顶、伏兔、内膝眼、外膝眼、阴谷、膝阳关等, 采用疏密波, 30 min/次。⑤心理护理:膝关节功能障碍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护理人员应当多加鼓励患者, 并且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的变化, 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 让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OM、疼痛程度、依赖程度、困难程度以及临床效果。①采用功能性行为能力表评定患者的依赖程度、困难程度评分, 了解患者的攀登楼梯, 室内行走和下蹲依赖程度等, 得分越高, 即说明患者恢复的越差;疼痛程度评分采用目测类比法进行评分, 得分越高, 即说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厉害。②疗效判定标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当患者的膝上15 cm处位置大腿周径出现了增加, 且增加>2 cm, 膝关节的活动度提高40°, 屈伸肌肌力为Ⅴ级, 为优秀;当患者的膝上15 cm处位置大腿周径出现了增加, 且增加>1~2 cm, 膝关节的活动度提高15~40°, 屈伸肌肌力为Ⅳ级, 为良好;当患者的膝上15 cm处位置大腿周径没有出现明显的增加, 且增加<1 cm, 膝关节的活动度提高<15°, 屈伸肌肌力为Ⅲ级, 为较差。总有效率=(优秀+良好)/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ttp://www.100md.com(容宝菊 黄杏珍 汤丽娟)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