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7年第2期
编号:13012020
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心理社会支持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期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抑郁症发作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3例, 女17例;年龄18~72岁, 平均年龄40.6岁;病程1~5年, 平均病程3.6年。对照组中男21例, 女19例;年龄17~73岁, 平均年龄41.2岁;病程1~4年, 平均病程3.5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药物治疗, 所用药物主要为帕罗西汀片, 口服治疗, 初始剂量为10 mg/d, 2周内严格按照患者的病情反应情况逐渐增加使用剂量, 可添加到40~60 mg/d, 平均剂量(28.6±9.5)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社会支持进行治疗, 首先认知行为治疗具体包括:为患者制订每日的活动计划, 布置一定量的家庭作业, 帮助患者做自我检测表和功能失调性想法记录表。另外, 对于患者的负性想法和认知行为进行检验和评估, 指导患者采用合理的想法替代患者的负性自动想法, 加深与患者的交流, 促进认知行为的纠正效率。其次在认知行为疗法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社会支持治疗,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 以帮助患者做好心理调适, 另外对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