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7期
编号:12753501
轮状病毒感染并发心肌炎29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7期
     【摘要】 目的 分析轮状病毒感染并发心肌炎临床特点, 并判断轮病毒感染并发心肌炎与脱水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29例轮状病毒感染并发心肌炎患儿行常规心电监测, 并检测患儿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的变化情况, 以此判断轮状病毒感染对心肌的损害情况。结果 患儿心电图异常, 表现为ST-T段改变、Q-T间隙延长、期前收缩、低电压。患儿脱水程度越严重, 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T(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也越高(P<0.05)。所有患儿经对症处理后, 均治愈出院, 预后良好。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会损伤患儿心肌功能, 在轮状病毒感染并发心肌炎后, 患儿脱水程度不断增加, 心肌功能损害也随之增加。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心肌炎;临床观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7.016

    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原因, 通常小儿在合并轮状病毒感染后, 一般会导致肠道感染, 同时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 严重的会引起心肌损害, 甚至导致心源性休克及猝死[1]。因此需明确轮状病毒感染与心肌损害的关系, 并掌握轮状病毒感染并发心肌炎后临床表现及相关指标变化, 以此为临床诊断提供必要参考价值。现作者以29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做好患儿临床分析, 总结报告如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