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7期
编号:12753496
5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7期
     【摘要】 目的 评价分析5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方法 基于本次研究需求, 分别采取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化学发光法(CLI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及免疫印迹法(WB)对120例标本实施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 对比分析5种检测法阳性率, 将WB作为参照分析其他4种检测法的总符合率、特异度以及敏感度。结果 经分析, TPPA法、CLIA法、ELISA法以及Trust法和WB法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WB检测法当作确认试验, TPPA法、CLIA法、ELISA法特异度、敏感度和总符合率均比较高。结论 经研究结果分析可知, TPPA法、CLIA法、ELISA法不管是敏感度, 还是特异度均比较高, 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梅毒螺旋体抗体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检测法。

    【关键词】 血清学;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7.011

    在临床中梅毒作为常见性传播疾病之一, 传染性非常高, 目前在献血员以及临床患者输血之前、各种创伤性检验中梅毒血清学检验已成为常规检测中一项基本项目, 基于该形势下, 选用快捷、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比较高以及操作便捷的检测法对于正确筛查与诊断梅毒也变得尤为重要[1, 2]。本次研究就5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用标本来自2012年7月~2015年5月到本院诊治患者120例, 全部标本均实施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 其中男50例, 女70例, 年龄32~56岁, 平均年龄(45.26±4.9)岁。

    1. 2 方法 于空腹状态下采集3 ml静脉血, 以3000 r/min进行离心, 离心时间一般为10 min, 经血清分离实施检测。5种血清检测法所用仪器如下:洗板机、水浴箱、Clem Clin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振荡器、Roto-2600c酶标仪以及离心器等;所用试剂有CLIA试剂、ELISA试剂、TPPA试剂、WB试剂以及Trust试剂。分别采取TPPA法、WB法、CLIA法、ELISA法以及Trust法, 按照各试剂盒说明操作。将WB法所获结果当作确认试验, 就印迹膜上有≥1条为15、45、17、47 kD特异性条带的时候表示为阳性;若没有显色条带或者仅有非特异性条带则表示为阴性。CLIA法和ELISA法S/CO超过1表示阳性。本次研究所获试验结果均为两人及以上进行判断。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TPPA法、CLIA法、ELISA法以及Trust法和WB法阳性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将WB检测法当作确认试验, TPPA法、CLIA法、ELISA法敏感度、特异度以及总符合率均比较高。见表2。

    3 讨论

    在梅毒诊断中血清学实验作为重要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法, 一般情况下人在感染梅毒螺旋体后14 d能将抗体检测出来, 但梅毒确诊多以抗密螺旋体特异抗体的检测为主[3]。本次研究采用的Trust法为非密螺旋体抗体, 经检测, 所获阳性率和其他4种检测法相比要低。究其原因可能是因Trust法所检测的为非特异性抗体, 假阳性现象较为普遍, 对此, 该方法多用于梅毒疗效的监控以及梅毒再感染或者复发的评判。抗密螺旋体特异抗体试验主要包含有WB、ELISA、TPPA以及CLIA, 本次研究将WB作为确认试验, 结果显示, ELISA、TPPA以及CLI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比较高。ELISA法可用于梅毒大规模的筛查, 但要注意的是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 要想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还需联合其他实验一同进行判断。TPPA尽管敏感度是3种检测法中最高的, 但是所使用试剂比较贵, 且操作复杂, 在大规模标本筛查中一般不建议使用。CLIA在敏感度方面比ELISA好, 但容易出现假阳性。WB目前被认为是确证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主要方法, 所具免疫活性较好。

    综上所述, ELISA法与CLIA法均适合在大规模梅毒螺旋体抗体筛选中使用, 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假阳性问题, 临床实践中可联合应用TPPA实施检测, 并且加强和临床之间的沟通。若条件允许可应用WB确证, 以期获得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

    参考文献

    [1]柳丽娟, 戴振贤, 卓传尚, 等.梅毒螺旋体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5): 569-570.

    [2]吕志军.不同检测方法检测梅毒螺旋抗体的效果比较分析.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014, 34(6):693-696.

    [3]郭伟, 孙静.老年人抗梅毒螺旋抗体阳性的临床分析及防治对策.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3):349-350.

    [收稿日期:2015-10-10], http://www.100md.com(宁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