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583320
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27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抢救治疗手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昏迷患者由于心血管病变昏迷患者19例, 由于糖尿病昏迷患者14例, 由于有机磷中毒等昏迷患者21例, 由于电击和溺水所致昏迷患者6例;60例患者中意识完全恢复的患者47例, 意识恢复较好的患者12例, 经抢救治疗无效发生死亡的患者1例, 抢救治疗总有效率是98.33%。结论 对于急诊内科接收的昏迷患者需要在患者入院初期尽可能快地对患者的昏迷原因以及临床表现予以诊断, 再选择最为合适、有效的对症处理方案予以及时抢救治疗, 才可以显著增强治疗效果, 增加患者的抢救治疗成功率。

    【关键词】 昏迷患者;急诊内科;临床诊断;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7.197

    昏迷属于急诊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 患者常表现为严重的意识内容、觉醒以及躯体功能障碍, 具有十分复杂的病因, 再加上患者无法配合, 使得临床诊断与治疗受到影响[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治疗效果,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急诊内科接收的60例昏迷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 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急诊内科接收的60例昏迷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本次所选对象均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GCS>8分)[2]予以确诊。其中男32例, 女28例, 患者年龄20~72岁, 平均年龄(46.8±8.2)岁, 发病时间为15 min~45 h, 平均时间(12.5±11.5)h。

    1. 2 方法

    1. 2. 1 诊断方法 患者入院后由急诊医师对患者进行一系列常规检查, 包括肾器官功能、X线以及血尿常规等检查。并且详细询问家属关于患者的昏迷前饮食情况、运动情况以及病史等内容, 同时简易观察和鉴别患者的临床症状。

    1. 2. 2 急救方法 在昏迷患者住院早期, 不仅需要诊断昏迷原因, 还要实施急救治疗措施, 具体包括:①患者体位。放低患者头部并将其转向一边, 有利于口涎流出。患者若是存在舌头后缩的症状, 要立即把舌头用纱布拉出, 严禁给患者喂水和喂药。②患者呼吸。把患者衣领和扣子松解, 保证患者呼吸顺畅, 并且立即吸出患者鼻腔与口腔内的分泌物和痰, 防止患者窒息。

    在上述急救治疗基础上, 还要对患者昏迷的原因给予对症处理, 具体为:①若患者属于脑血管疾病昏迷, 则即刻采用脱水剂减小患者血压与颅内压, 同时采用营养药物缓解脑组织循环, 若病情较重, 则还要马上实施手术治疗。②若患者属于急性酒精以及有机磷中毒昏迷, 则立即予以洗胃和导泻。③若患者属于低血糖昏迷, 则注射50%浓度的葡萄糖液体, 严密监测血糖变化。④若患者属于药物、食物中毒或是中暑昏迷等, 实施对症处理方案予以治疗。

    2 结果

    2. 1 诊断结果 依据患者诊断以及检查结果, 并结合患者病史得知:60例昏迷患者中, 由于心肌梗死与心律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病变昏迷患者19例, 占31.67%;由于低血糖与酮症酸中毒的糖尿病昏迷患者14例, 占23.33%;由于一氧化碳、乙醇以及有机磷农药中毒昏迷患者21例, 占35.00%;由于电击和溺水所致昏迷患者6例, 占10.00%。

    2. 2 治疗效果 患者通过相应治疗措施抢救后, 通过一段时间的休养, 意识完全恢复的患者47例, 占78.33%;意识恢复较好的患者12例, 占20.00%;经抢救治疗无效发生死亡的患者1例, 占1.67%。抢救治疗总有效率是98.33%。

    3 讨论

    昏迷属于急诊内科中病死率相对较高的一种危重病症, 其昏迷原因具有多样性, 是经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干网状结构上行级后系统的功能发生障碍, 使得大脑兴奋受到阻滞, 损伤大脑皮质[3]。于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最为常见的是急性重度以及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因为昏迷患者大多数没有意识, 对于临床医师的病因诊断不能配合, 所以治疗时通常具有较大难度, 也大大增加了急诊内科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抢救急诊患者不仅需要准确诊断出患者的昏迷原因, 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对症处理治疗, 以此延长患者的抢救时间[4]。

    抢救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具有两个重点, 即诊断病因以及对症治疗。首先对于病因的明确具有重要性, 本次研究中的60例患者, 由于心肌梗死与心律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病变昏迷患者有19例, 占31.67%;由于低血糖与酮症酸中毒的糖尿病昏迷患者有14例, 占23.33%;由于一氧化碳、乙醇以及有机磷农药中毒昏迷患者有21例, 占35.00%。其结果表明造成患者昏迷的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急性中毒。而后对患者的各自病因予以科学准确地治疗,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显著增加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意识完全恢复的患者47例, 占78.33%;意识恢复较好的患者有12例, 占20.00%;经抢救治疗无效发生死亡的患者1例, 占1.67%。抢救治疗总有效率是98.33%。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心肌梗死和颅内出血, 患者因心肌梗死时间过长、颅内出血量过多, 到院时已经出现中毒性休克, 具有较高的救治难度, 从而使得患者发生死亡[5]。

    综上所述, 对于急诊内科接收的昏迷患者需要在患者入院初期尽可能快地对患者的昏迷原因以及临床表现予以诊断, 再选择最为合适、有效的对症处理方案予以及时抢救治疗, 才可以显著增强治疗效果, 增加患者的抢救治疗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叶先智.急诊内科抢救150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时珍国医国药, 2011, 22(11):2814-2815.

    [2]余坤城.急诊内科抢救120例昏迷病人的临床分析.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 24(2):580.

    [3]郭丛径.急诊内科患者昏迷的原因及处理.临床医学, 2014(8): 77-78.

    [4]李志敏.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抢救与护理分析.医学信息, 2014, 11(15):484-485.

    [5]朱文捷, 陈英杰, 吴贤仁, 等.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3, 9(18):49-50.

    [收稿日期:2015-04-21] (郑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