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21期
编号:12592503
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关系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1期
     【摘要】 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与5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 检测两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 对其和颈动脉斑块性质关系进行探讨。结果 观察组的hs-CRP水平、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不稳定斑块患者与稳定斑块、无斑块患者的hs-CRP水平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患者与无斑块患者的hs-CRP水平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颈动脉斑块性质具有密切关系, 可将其作为对急性脑梗死程度进行判断的重要指标, 能够对急性脑梗死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高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斑块;诊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1.028

    急性脑梗死(ACI)是临床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较大负担。实践研究表明[1],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进而提高预后质量。研究报道表明[2], 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之间存在相关性, 高敏C反应蛋白为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作者对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关系进行探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