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19期
编号:12594823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9期
     2 结果

    入选病例均成功切除病灶, 术后切口Ⅰ期愈合出院。肿块位于横切口瘢痕两侧的皮下脂肪层者22例, 位于横切口下方脂肪组织者4例, 位于筋膜下腹壁肌层者7例, 侵犯腹膜者3例, 但尚未侵入腹腔。纵切口病例中, 位于纵切口下段者6例, 位于纵切口中段者3例。肉眼观察切除病灶多为深褐色或紫蓝色节点, 内可见有陈旧性血块或咖啡色黏稠液体, 病理检查为子宫内膜上皮腺体或者腺体样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未发现复发病例, 经4个月~3年随访, 均未发现腹壁切口瘢痕肿块以及月经相关性疼痛。

    3 讨论

    3. 1 发病机制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特殊部位的内膜异位症, 以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及周边组织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 虽然属于良性病变, 但与恶性肿瘤具有相似的侵蚀、种植以及转移能力, 其生长状态呈浸润性,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目前主要包括种植说、淋巴播散说、免疫说、体腔上皮化生说等[2]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4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