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25期
编号:12643092
我院典型注射用药错误实例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5期
     【摘要】 目的 对收集的典型注射用药的用药错误报告进行分析,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本院药物不良事件报告筛选出的典型注射用药错误报告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典型报告共有22份, 涉及12种药物;护士报告16例, 所占比例最高, 占72.7%;中药注射剂相关报告最多, 占31.8%。结论 注射用药错误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应加强合理用药管理, 减少或避免药物的用药错误。

    【关键词】 用药错误;报告分析;合理用药

    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s, ADEs)是指与用药相联系的损害, 其中以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和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 ME)最为常见[1]。用药错误泛指任何可以预防的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的处方、配药和给药错误事件, 无论这些错误最终是否导致了任何严重程度的不良后果都属于用药错误[2]。本文对本院2008~2012年医务人员上报ADEs中筛选出注射用药错误的报告进行整理分析, 旨在讨论其发生因素及特点, 为临床防范用药错误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8年1月~2012年12月药学部临床药学室收集的本院药师、护士、医师等医务人员呈报的用药错误报告, 将筛选的22份注射用药错误报告按报告人职业、涉及药品名称及种类、给药途径等进行分类统计。药品分类方法参照《新编药物学》第17版。

    2 结果

    报告人比例最多的是护士(16/22, 72.7%), 其次为药师(5/22, 22.7%), 医师所占比例最少(1/22, 4.5%);给药方式均为静脉给药, 仅1例为静脉注射, 其他为静脉滴注给药;原配伍溶液均未给药, 得到了及时处理;对涉及的药品进行分类统计, 中药注射剂单列一类, 共涉及7类12种药物, 其中中药注射剂相关报告所占比例最大, 占31.8%。结果见表1。

    3 典型实例分析
, 百拇医药
    3. 1 中药注射剂 实例1:输注甲磺酸帕珠沙星针或乳酸左氧氟沙星针后, 继续静脉滴注痰热清溶液后, 在莫菲氏滴管中出现白色沉淀或絮状物。分析:帕珠沙星本身不溶于水, 临床将其制成甲磺酸盐来增加它在水中的溶解度, 甲磺酸帕珠沙星针偏酸性(pH:3.0~5.0);痰热清偏碱性(pH>8.0), 5% GS偏酸性(pH:3.2~5.5), 但混合后经作者测定输液仍然显碱性(pH>8.0)。当莫菲氏滴管中残余的甲磺酸帕珠沙星与继续滴入的输液混合, 由于溶媒的pH值发生改变, 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甲磺酸根被碱中和而析出了不溶于水的帕珠沙星结晶。痰热清说明书提示不得与含酸性成份的注射剂混合。故提示甲磺酸帕珠沙星与痰热清不宜配伍, 药师提醒护士使用痰热清前后应使用NS冲管或更换输液管。以上同样适合于乳酸左氧氟沙星 (来立信)、盐酸莫西沙星 (拜复乐)等喹诺酮类药物。

    实例2:NS+痰热清+10%氯化钾针混合后浑浊;10% GS+痰热清混合后浑浊;5% GNS+痰热清针混合后浑浊;5% GS+炎琥宁粉针+维生素B6针配伍后发现溶液浑浊。分析:《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中指出“严禁混合配伍, 谨慎联合用药。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 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痰热清、炎琥宁粉针均为中草药提取物, 成份非常复杂, 一般不主张与其他药物混合输入, 说明书用法分别为20 ml针剂加入500 ml 5% GS混匀后输注、用5% GS或5% GNS稀释后静脉滴注。药师提示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尽量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
, http://www.100md.com
    3. 2 抗感染药物 实例3:医师开具乳糖酸红霉素粉针直接加入5%或10% GS中使用。分析:乳糖酸红霉素粉针在酸性强的溶液中活力很快消失, 注射液的pH值宜维持在5.5以上, 浓度不超过1 mg/ml。故建议护士配制时, 先加10 ml灭菌注射用水至0.5 g红霉素粉针剂瓶中或加20 ml灭菌注射用水至1 g红霉素粉针剂瓶中, 用力振摇至溶解, 不能直接用含盐溶液溶解[3], 然后加入NS。在5%~10% GS输液500 ml中, 添加维生素C针1 g或5%碳酸氢钠针0.5 ml, 再加入红霉素乳糖酸盐, 则有助稳定[3]。

    实例4:10% GS与夫西地酸钠粉针配伍后溶液呈乳状。分析:夫西地酸钠粉针的说明书示:以NS或5% GS为溶媒, 若GS过酸, 溶液会呈乳状, 出现此情况即不能使用。中国药典规定:5% GS和10% GS pH 值合格范围均为3.2~5.5, 但是实际生产过程中, 由于10% GS比5% GS浓度高, 在灭菌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分解产物5-羟甲基糠醛(5-HMF), 而5-HMF会再分解为甲酸和乙酰丙酸使pH值下降, 酸性增强。因此, 一般情况下10% GS比5% GS酸性强, 不适合与碱性药物夫西地酸钠粉针配伍;由于不同批次的5% GS pH值可能会有差异, 配伍或输入过程中仍需仔细观察。
, 百拇医药
    实例5:NS 100 ml+氯霉素针0.75 g 混合配制后, 溶液发生结晶现象。分析:氯霉素在水中溶解度很小(2.5 mg/ml, 25℃), 在乙醇中易溶, 略溶于丙二醇(150.8 mg/ml)。为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往往选用有机混合溶媒做助溶剂(含25% 乙醇、55% 丙三醇或80% 丙二醇), 其与输液混合时由于溶媒组成改变易析出, 产生结晶或浑浊现象。氯霉素在水性溶媒中的溶解度0.25%时即达到饱和溶液, 极易结晶析出, 与输液配伍浓度低于0.2%则不致析出。药师建议:选择适当的溶媒量配制, 每0.25 g氯霉素不少于100 ml输液[4]。

    3. 3 消化系统类药物 实例6:护士按常规操作, 奥美拉唑钠粉针(洛赛克)溶解后入10% GS 250 ml后立即变色, 初溶时没有变色加入GS后变为浅蓝色, 放置后变为深蓝色。分析:奥美拉唑钠具有亚磺酰基苯并咪唑结构, 受pH、光线、金属离子、氧化性还原性等多因素影响, 其中pH值的影响最大, 尤其在酸性条件时, 结构易发生破坏性变化, 出现变色和聚合沉淀现象[5], 奥美拉唑溶液的稳定性随pH的增高而增加[6], 且变色后的溶液不能再使用。说明书还规定使用100 ml溶媒溶解, 溶媒体积增大会使pH值降低更偏酸性, 也影响溶液浓度和使滴注时间延长, 更易变色。药师推荐溶媒首选100 ml NS。其他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如泮托拉唑在使用时也有变色失效的问题, 故配制的注意事项同奥美拉唑。, http://www.100md.com
------
    赵珑 陈宜锋 黄献川 黄小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药学部;

    【摘要】目的对收集的典型注射用药的用药错误报告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本院药物不良事件报告筛选出的典型注射用药错误报告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典型报告共有22份,涉及12种药物;护士报告16例,所占比例最高,占72.7%;中药注射剂相关报告最多,占31.8%。结论注射用药错误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减少或避免药物的用药错误。

    【关键词】 用药错误 报告分析 合理用药

    【分类号】R95

    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s,ADEs)是指与用药相联系的损害,其中以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和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ME)最为常见[1]。用药错误泛指任何可以预防的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的处方、配药和给药错误事件,无论这些错误最终是否导致了任何严(赵珑 陈宜锋 黄献川 等)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