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181770
不同时期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及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5日 林莉 潘云港 吾慧瑛 徐青
第1页
第5页

    参见附件(5535KB,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孕妇不同时期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及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作用。 方法 选择自愿接受盆底肌功能锻炼的90例孕妇例作为实验组,分为产前组(n=30)、产后组(n=30例)及全程组(n=30);未进行功能锻炼的孕妇作为对照组(n=30)。记录各组阴道分娩情况,比较产后3个月盆底肌张力,随访6个月比较各组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实验组孕妇阴道助产率和会阴侧切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盆底肌张力强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全程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效果最佳。 结论 阴道分娩前后均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能够增强盆底肌,既有利于阴道分娩又有利于产后恢复。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并长期坚持,便于推广,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盆底肌功能锻炼;盆底功能;阴道分娩;功能恢复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在众多因素中,无手术指征而坚决要求剖宫产终止妊娠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1]。许多妇女对盆底肌及功能锻炼缺乏认识。美国妇产学院(ACOG)委员会认为,在没有禁忌证情况下,应鼓励孕妇参加规律的盆底肌肉锻炼[2]。20世纪50~60年代孕妇开始参加专业的盆底肌肉锻炼(Kegel运动)[3],能够有效提高盆底肌肉收缩力,且孕期进行盆底肌锻炼对阴道分娩有积极作用[4]。本研究通过观察初产妇阴道分娩不同时期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并与未进行功能锻炼的孕妇比较,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及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在乳山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行产前检查的孕妇,符合以下标准:初产妇,单胎,年龄20~35岁,孕龄<28周;产时经阴道分娩,胎儿体重3~4kg,在本院行产前检查及分娩,能够完成产后随访6个月。采取自愿的形式将入选者随机分入实验组(n=90)及对照组(n=30)。参加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孕妇进入实验组,根据功能锻炼时间分为:①产前组(n=30):产前第28周开始盆底肌功能锻炼至分娩前。②产后组(n=30):产后第3日开始盆底肌功能锻炼至产后3个月。③全程组(n=30);产前第28周开始盆底肌功能锻炼至产后3个月。未参加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孕妇进入对照组,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法

    实验组孕妇由1名经验丰富的专职医护人员负责盆底肌功能锻炼指导。对孕妇进行身心评估并与其交流,认识女性盆底肌群,介绍盆底肌功能锻炼的目的、方法、锻炼的时机及注意事项。锻炼时孕妇取平卧位,头下垫一软枕,双腿屈曲稍分开,试做排尿(排便)动作,先慢慢收紧盆底肌肉,再慢慢放松,吸气时收缩肛门3~5 s,呼气时放松,反复练习直至掌握。随着锻炼天数的增加,逐渐增加锻炼次数并设定目标,做到收缩持续时间8~10 s/次,每日锻炼2~3次,每次15~20 min,以不感觉疲乏为宜。对照组孕妇未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健康教育指导。

    1.3 观察指标

    ①分娩情况:阴道助产率和会阴切开率。②盆底肌张力:应用阴道指诊法Oxford盆底肌力评分标准[5]于产后3个月进行盆底肌力评分,依据收缩力量与回缩能力评估,分为0~5分。评分方法为0分表示毫无收缩;1分表示微有抽动;2分表示微弱收缩,仅感受到轻微力量,没有压迫或内缩上提的感觉;3分表示普通收缩,有轻度压迫及内缩上提的感觉;4分表示收缩正常,可抗阻力,手指向下压时仍可感受到收缩;5分表示强力收缩,强而有力的压迫手指。③产后6个月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形体恢复和性生活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各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标准取双侧α=0.05,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阴道分娩情况比较

    阴道助产实验组12例(13.3%),显著低于对照组8例(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中产前组及全程组阴道助产率分别为10%和6.7%,产后组为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切率实验组为18.9%,低于对照组为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产前组及全程组会阴侧切率分别为13.3%和10%,产后组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各组产后盆底肌张力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孕妇分娩后3个月盆底肌肉肌张力比较见表1。实验组孕妇经盆底肌功能锻炼后,盆底肌肉肌张力强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中,全程锻炼的孕妇盆底肌张力恢复效果更佳。

    2.3 各组随访情况比较

    各组孕妇产后随访6个月,实验组孕妇产后形体恢复及性生活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实验组中,全程锻炼孕妇产后6个月形体恢复及性生活情况优于产前及产后锻炼的孕妇。

    3 讨论

    妊娠、分娩是女性特殊的生理阶段,阴道分娩过程可对支持盆底组织的肌肉、筋膜、韧带过度牵拉产生直接机械损害,阴部神经受损导致去神经损害及神经萎缩对骨盆肌肉造成的间接损害,这些作用对于产后盆底组织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6]。阴道分娩过程中,肛提肌收缩力有协助胎先露部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的作用;胎儿娩出后,有助于胎盘娩出。本研究通过专职的医护人员对孕妇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指导,实验组孕妇阴道助产率和会阴侧切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于阴道分娩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自然分娩,减少阴道助产及会阴侧切等难产情况的发生。

    阴道分娩过程能够减弱盆底肌张力并损伤盆底肌。阴道分娩时,由于胎先露下降压迫,使得宫颈、阴道扩张,阴道周围肌肉及筋膜也不可避免地受牵拉或断裂,导致不同程度的损伤。本研究显示,孕妇在产前、产后及全程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产后3个月与对照组盆底肌张力比较,进行锻炼的实验组孕妇盆底肌张力显著强于对照组(P<0.01),而且全程锻炼的孕妇盆底肌张力恢复效果更佳。同时,对各组孕妇产后随访6个月,实验组孕妇产后形体恢复及性生活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进行全程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孕妇产后6个月形体恢复及性生活情况优于产前及产后锻炼的孕妇。

    因此,阴道分娩前后均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能够增强盆底肌,既有利于阴道分娩又有利于产后恢复。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并长期坚持,便于推广及应用于临床,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边旭明, 朱逊, 郎景和. 剖宫产术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 17 (5):305-306.

    [2] McLennan MT, Melick CF, Alten B, et a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535KB,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