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5期 > 正文
编号:12159896
浅谈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早期综合介入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5日 孟飞
第1页

    参见附件(2765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早期综合介入(SHS)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分为运动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行脑卒中的常规治疗,观察组使患者良肢位摆放,保持肩关节被动活动度,肩胛肌群被动、主动活动、针刺疗法等,并采用FuglMeyer评定法和肩关节活动及疼痛评分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早期手法康复肩痛患者患侧上肢的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水肿和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且手法康复显著优于非手法康复组(P<0.05~0.01)。结论 早期行肩手综合征康复手法训练对缓解疼痛,消除水肿防止手部肌肉萎缩,手法康复改善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致使临床症状,运动功能均有很大恢复。

    【关键词】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运动疗法;针刺疗法

    

    作者单位:135000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心医院康复科

    脑卒中最常见并发症是影响上肢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 RSD)常见于1~3个月内以偏瘫患侧肩胛周围进行性疼痛剧烈,活动受限,伴发感觉异常,患手水肿,导致局部组织营养障碍,严重影响偏瘫上肢的功能恢复,导致上肢的残障不可逆转,发生率10%~3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2月到2010年8月在我院神经内、外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0例,脑卒中的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均属早期肢体瘫痪,意识清楚,肢体肌力在4级以下,患者的临床表现均符合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其疼痛是由肩周炎、颈椎病、心肌梗死或丘脑病变等引起。根据康复治疗手法不同,将病例分为两组:

    1.1.1 手法康复组 共25例,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55.5±7.3岁),脑梗死10例,脑出血15例。

    1.1.2 非手法康复组 共15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53.8±10.27)岁,脑梗死7例,脑出血8例,并将全部病例严格选择病程14 d,生命体征已平稳,介入康复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卒中性质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

    对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的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抗凝、降纤或止血、降颅压、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并给予定时翻身,抬高患肢等对症处理。①早期良肢位摆放。②避免偏瘫侧上肢静脉输液和常规护理时患肢保护。③被动肢体活动,扩大关节活动度,对患肢仅无规则随意被动活动。

    观察组除对照组外,还包括特定综合康复措施以下操作手法为:①肩关节的运动:患者仰卧位,术者站于患侧。治疗者一手托住上臂,使上肢伸展位,缓慢做屈肩90°,摆动上肢做内收、外展、上举、下压和肩环行运动。②肩胛骨运动:主动活动肩胛骨,患者取坐位。a.双手做Bobath握手上举动作。b.推拉磨砂板进行上肢屈伸运动。被动活动肩胛骨,术者一手握住肱骨下段处于外旋位,另一手拇指和四指分开,托住肩胛下缘,将患者肩胛骨向后、向下、向前缓慢运动,让期前伸,运动时感觉无阻力为止,嘱患者主动耸肩运动。③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SHS也取得较好疗效,可采用巨刺法,以健侧肩髃、肩贞、阳池、腕骨和患侧肩髃、肩前、曲池、阳溪、大陵、合谷为两组治疗穴位交替使用,总有效率77.42%。

    1.3 疗效评估

    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进行评估,采用FuglMeyer评估方法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屈曲、外旋、外展、内旋运动的关节活动评分及疼痛评分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SPS 11.5统计软件分别对治疗前后关节活动评分进行轶和检验。

    2 结果

    40例患者在二周时介入康复治疗,治疗前后患侧肩关节活动和疼痛评分见表1,40例患者关节范围、疼痛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肩痛明显减轻。

    表1

    40例患者治疗前后患侧肩关节活动评分和疼痛评分

    

    项目

    治疗前治疗后

    0分1分2分0分1分2分

    P值

    活动评分

    屈曲1723001624<0.01

    外展1921072013<0.05

    外旋2317016186<0.05

    内旋1030002416<0.01

    疼痛评分

    屈曲2416022615<0.01

    外展2614015205<0.01

    外旋2515018184<0.05

    内旋2119002812<0.01

    3 讨论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偏瘫患侧常见并发症之一,多于发病后1~3个月内发生,发病率为10~30%。严重影响偏瘫上肢的功能恢复,如果早期未给予积极有效治疗,患者多数由于不能忍受疼痛而拒绝接受功能训练,后期可出现手畸形,关节活动功能丧失等严重残疾,因此应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在解剖中,肩由七个关节组成,它们之间互相协调,同步运动,以保证肩完全无痛的运动,任何影响这种互相协调的因素都会引起肩痛和运动受限,偏瘫引起肩关节周围肌肉松弛或痉挛,肩手综合征,软组织损伤等最后导致以下几方面变化。①肩胛骨肱骨运动规律的丧失。②肱骨外旋不充分。③肱骨头在关节盂内下移不充分,均会引起肩痛,我们对急性期的良肢位摆放,肩关节活动,肩胛骨被动、主动活动训练、针刺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6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