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5期 > 正文
编号:12159838
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5日 张斌国 栾清欣
第1页

    参见附件(2461KB,2页)。

     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可累及多器官系统,主要侵犯关节滑膜,表现为滑膜组织的异常增生,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软骨与骨的进行性破坏。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具有刺激多种组织和细胞分裂、增殖和分化的作用[1]。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RA 的发病与演变,Koichiro等[2]报告RA 患者滑膜液中EGF升高。本实验通过检测RA 患者与正常人血清中EGF水平的变化,探讨EGF在诊断RA中的意义及其在RA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6月在我院住院的初治RA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8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RA分类标准、既往未服用过激素或改善病情药物。其中男5例,女31例。年龄24~59岁,平均(49.49±8.01)岁。依照患者双手X线的检查结果将RA患者分为单纯骨质疏松组(Ⅰ~Ⅱ级)和骨质破坏组(Ⅲ~Ⅳ级):单纯骨质疏松组平均病程为(5.86±1.35)个月;骨质破坏组平均病程为(10.67±3.58)个月。2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均来自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其中男4例,女16例。年龄20~64岁,平均(51.46±13.24)岁。各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后取上清液,置于PC管中20℃保存,同批次检测。血清EGF水平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 法,试剂盒由美国Rapid Bio Lab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程序进行操作。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瑞士Hamilton公司 MicroLab STAR IVD ELISA型8通道)450 nm处测OD值,绘制标准曲线,计算EGF浓度值。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琼脂扩散法、魏氏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异常值判定均参考同期该项检查的正常值。并收集整理患者其他临床资料做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数据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采用Pearso直线相关分析。所有统计分析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EGF水平的比较(见表1) RA患者血清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RA 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EGF 水平(x±s)

    

    组别例数EGF(pg/ml)

    RA组36110.15±9.12

    对照组2052.58±2.60

    2.2 RA患者单纯骨质疏松组与骨质破坏组血清EGF水平的比较(见表2) 骨质破坏组血清EGF 水平显著高于单纯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RA患者单纯骨质疏松组与骨质破坏组血清EGF水平

    

    组别例数EGF(pg/ml)

    骨质破坏骨质破坏组21120.17±10.08

    单纯骨质疏松组1585.26±9.58

    2.3 RA 患者血清EGF 水平与临床类风湿活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血清EGF水平与RF、ESR及CRP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06,P>0.05;r =0.25,P>0.05;r =0.26,P>0.05)。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简写RA)又称类风湿,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公认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内分泌、营养、地理、职业、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细菌和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等方面有关系。各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在RA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对于RA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滑膜细胞的类肿瘤性研究。人们注意到RA 滑膜中存在过量的细胞因子、受体和与其有同源性的癌基因产物, 它们可能作用于滑膜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的不同部位, 导致持续的信号传导, 从而引起RA 滑膜细胞的无限制增生[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6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