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163336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25日 史跃娟 秦军霞
第1页

    参见附件(2194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及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45例依据康复进行时间分为早期康复组125例,常规组120例;两组病例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分法评定。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评价内容治疗前比较 P>0.05无显著差异性。两组评价内容治疗治疗后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及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明显改善肢体功能,降低残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脑卒中;肢体功能;影响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增加,86.5%脑卒中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由于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成为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重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康复治疗和护理的目的就是通过输入正常的运动模式来促进正常模式的形成,最大限度地恢复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康复治疗和护理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我们采取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360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60例中,男202例,女158例;年龄44~80岁;其中脑出血155例,脑梗死205例;右侧偏瘫175例,左侧偏瘫185例;将360例脑卒中患者依据康复进行时间分为早期康复组180例,常规组180例。

    1.2 康复治疗与护理

    1.2.1 心理护理 急性脑卒中患者对突发的生理功能障碍引起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消失难以接受,在疾病各个时期都有可能出现某些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加上对预后的担心,易产生恐惧、消极、悲观、抑郁的心理。是造成患者恢复缓慢及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康复护理中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给予精神安慰,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被动关节活动训练 对昏迷或完全偏瘫的患者,应进行患肢关节的被动运动,以利于防治关节挛缩和畸形;活动顺序应从近端关节至远端关节,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帮助患者活动四肢关节,2次/d,每次20~30 min,直至自主运动恢复,活动幅度以不引起关节疼痛为原则。

    1.2.3 指导患者床上自我训练 上肢双手十指交叉,患手拇指位于健手拇指上,并稍外展,以健手带动患肢作肩关节前屈、内收、外展、肘关节屈伸、腕关节背屈、掌屈、尺屈、桡屈等动作。下肢搭桥训练:仰卧位、双下肢屈曲,双足平放在床面,双手交叉上举。肩关节屈曲90°,肘关节伸展,或者双手交叉放于头下,给予辅助骨盆,启示患者将臀部抬起,缓解躯干、下肢痉挛,提高床上自理能力的目的[2]

    1.2.4 坐位平衡及坐起训练 患者先侧移至床边,用健腿将患腿移至床边外,患膝自然屈曲,然后头向上抬,躯干向患侧旋转,健手横过身体,在患侧用手推床,把自己推至坐位,同时摆动健腿下床。躯干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后,可让患者用健手从身体一侧拿放物体,并不断向外摆放,以增加坐位平衡的难度。从各个方向推拉患者,以强化平衡反应。

    1.2.5 疗效评定 两组病例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分法评定[3]

    1.2.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

    2 结果

    两组病例依据临床效果评定内容对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评定(x±s)

    注:经统计学分析,两组评价内容治疗前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两组评价内容治疗治疗后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

    3 结论

    康复治疗及护理目的在于预防脑血管病继发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促进脑血管病功能障碍的恢复,继发障碍即肌萎缩、关节挛缩和变形、肩关节半脱位、足下垂、足内翻等的预防。运动系统若制动超过3 d,肌原纤维就开始缩短,并开始萎缩,当超过两周时,关节周围的致密结缔组织增加使关节萎缩[4],早期康复非常重要。中枢神经损伤后病变的周围部分在结构和功能上对其有一定的代偿性,当这种代偿性出现后通过训练和学习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出现已丧失的功能,早期康复的介入治疗,能加速了脑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了病灶组织或健侧脑组织的重组或代偿,极大的发挥了脑的“可塑性”,康复训练本身在这方面则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科学的康复治疗不仅因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大量的本体感觉神经输入,使病灶内尚未坏死的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使肌力改善,促进恢复正常功能,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废用综合征的产生,避免肢体痉挛及非麻痹侧的肌萎缩。

    早期康复的时间WHO推荐的康复训练开始时间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以后48 h开始[5]。我们认为只要生命体征稳定,临床表现和体征无进行性加重表现开始,即可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尽管急性期开始康复训练病状可能恶化,康复过程中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注意监测血压、心功能及继发感染等问题,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调整,因此,早期康复是安全的。总之,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及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9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