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7期
编号:12089830
对于在小儿脑瘫治疗中中医疗法与西医疗法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7期
     【摘要】 通过查阅文献,整理目前国内临床应用对小儿脑瘫的主要治疗方法,对各种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临床应用,进行探讨。认为治疗脑瘫使用单一疗法,疗效有限,应使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疗,且要尽早治疗,而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该病前景广阔,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康复训练; 针灸疗法; 药浴

    小儿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年内,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西医学认为本病的直接原因是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中医学认为小儿脑瘫为先天不足、肝肾亏损,脑髓不充,以及后天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乏源,最终出现“五迟”“五软”“五硬”。本病多四肢不利,常伴智力低下、癫痫、语言、视听和其他障碍。由于脑神经细胞再生困难,因而本病具有致残性,一旦发病,不易恢复,往往给患者造成终身痛苦,随着研究的深入,治疗的方法日益增多,也越来越规范。中医包括针灸、按摩、中药、中医穴位注射等。西医有康复训练、心理疗法及药物、手术等。

    1 中医疗法

    1.1 按摩 按摩可通过刺激部位反射性的引起大脑皮质兴奋,加快血流,促进脑细胞的发育,提高其代偿能力。如邵银进等[13]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脑瘫舒筋活络按摩油进行推拿治疗,且配合程度越好,治疗效果越显著,能有效地缓解痉挛,降低肌张力,改善关节活动度。

    1.2 针灸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疗效独特,且具有“简、便、廉”的特点。在小儿脑瘫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前景也十分广阔。但患儿的配合成为针灸推广的难点。取穴多以头部为主,配合督脉及肢体穴位。如李玉芹等[9]应用天灸配合体针推拿治疗小儿脑瘫。魏文著[10]应用芒针透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