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2089993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5日 程兰钦
第1页

    参见附件(2106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健康教育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1年02月期间,我院实施的白内障手术6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整体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每组各30例。结果 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术后视力(0.65±0.16 vs 0.50±0.13)明显提高,住院天数(3.0±1.4 vs 6.8±1.1)显著缩短,并发症发生率(2.0% vs 9.1%)大大减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明显提高手术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白内障手术;应用价值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NP)是以图表的形式,给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和有效的照顾,使诊疗和护理变得井然有序,提高护理质量[1]。白内障多是伴随年龄老化,而缓慢出现的晶状体混浊,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也可以导致继发性白内障[2]。在患者对白内障手术安全护理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护理计划和细则,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补[3]。将2009年11月至2011年02月期间,我院实施的白内障手术6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整体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并对护理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1月至2011年02月期间,我院实施的白内障手术6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整体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30例常规护理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38.9~65.2岁;30例临床护理路径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40.1~63.8岁。常规护理组和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在入院视力、年龄和性别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患者健康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填写白内障手术健康教育护理路径表,详细内容见表1。

    表1

    白内障手术的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

    教育时间健康教育内容

    入院第一天介绍医院及病房的环境和规章制度, 主治医生责任护士, 进行入院评估。

    入院第二天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指导患者进行相关眼部的锻炼等。

    术前一天讲解术前准备及手术相关事宜。做好心理护理。

    手术当天讲述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创口的护理及睡眠指导。

    术后第一天讲解相关药物知识, 指导术后活动。

    恢复期指导饮食及活动, 保护切口,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和治疗。

    出院指导饮食指导,定期复诊。

    1.3 观察指标

    白内障手术后,检测患者的视力、患者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术后视力(0.65±0.16 vs 0.50±0.13)明显提高,住院天数(3.0±1.4 vs 6.8±1.1)显著缩短,并发症发生率(2.0% vs 9.1%)大大减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情况比较

    组别例数术后视力住院天数(天)并发症发生率(%)

    常规护理组n=300.50±0.136.8±1.19.1%

    临床护理路径组n=300.65±0.16*3.0±1.4*2.0%*

    注:*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在术后视力、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临床护理路径组有明显的优势,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入院时了解患者病史,介绍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讲述成功治疗的病例,使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术前滴加抗生素眼药水,控制局部感染灶,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术后便秘引发眼部充血或出血。患者进入手术室,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安抚,术中观察病情[4]。手术操作过程中,患者如果出现心率增快、心律失常等不适症状,使患者保持安全的舒适体位,及时适当处理和治疗[5]。

    医护人员嘱患者术后平卧24 h,头部尽可能的放松。如果手术过程中出现眼内出血,应该采取半卧位或者头抬高,术后24 h可以适度下床活动[6]。密切观察眼部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滴眼药时注意眼睑是否红肿,结膜有无分泌物,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及时相应处理。切口出现疼痛时,可适当给予镇痛药进行止痛。出院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白内障手术的康复和健康指导,指导患者或家属使用滴眼液的方法[7]。出院后1周,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出院1周内的术眼情况,并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

    本研究中,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术后视力(0.65±0.16 vs 0.50±0.13)明显提高,住院天数(3.0±1.4 vs 6.8±1.1)显著缩短,并发症发生率(2.0% vs 9.1%)大大减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术前访视,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减轻手术治疗带来的消极影响,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护理纠纷,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董萍,刘建颖.临床护理路径在高龄白内障手术患者管理中的应用.现代护理, 2006, 12(12):1157-115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06KB,2页)